路边野餐amp我从山中来
到上海三个月看了第一部电影——《路边野餐》,在上海影城,正正规规。 电影一开始,就等着主角什么时候路边野餐,电影快结束的时候,男主角和男配角在路边的一个摊子上吃了两碗粉。 老实说,这部电影不是我的菜,但不可否认的是好电影。就好像,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吃上海菜,但不能否认就有人把上海菜做得很好,但我还是真的不好这口!尊重个人喜好的同时,也要认同艺术是有标准的,基于这一点,我推荐《路边野餐》。 在那个著名的45分钟长镜头的开始,有一首跟这部电影风味很不搭的歌——《小茉莉》,我第一次听,特别的好听。(本来应该要贴出来做背景音乐的,但qq音乐上没有,大家自行去虾米听吧,小心耳朵怀孕!)后来查到这首歌是年的一首台湾民谣,演唱者叫包美圣???? 嗯~~~不要被外表迷惑,相信我,歌真的很好听!到年的时候,包美圣出了一张精选集,收录了这首《小茉莉》,在专辑上这首歌后面的就是大家超熟悉的一首歌《兰花草》(贴出的是原唱版本,包美圣貌似QQ音乐上都没有哦~,她唱得更甜美) 就着这个线索,我才赫然发现,原来《兰花草》的词是胡适写,感受一下: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移兰入暖房 朝朝频顾惜夜夜不能忘 但愿花开早能将宿愿偿 满庭花簇簇开得许多香 除了第一句,其他的……打油诗?说到“诗”,《路边野餐》还有一个我很喜欢的地方,就是电影里的“诗”,据说,这些诗被台湾的出版商出成诗集,可以买两本看看(电影里面用凯里话念起来特别带感!) 但我还是很喜欢“我从山中来”这一句,有一股恣意的洒脱劲。既然敢从山中来,就要吃得下路边野餐,这本身就是一套的???? 所以,我终于开始养起了“兰草”,不说兰花是因为“花”太俗,况且,莳兰其实是观叶经年,赏花一月,大部分的时候它就是一盆草而已。国人对于“这盆草”算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连麻将里面都有它,足以说明其熟悉程度,但时下的江湖里早没了梅兰竹菊东南西北风,只留下数字,做绝对的厮杀,连这点儿风雅都不附庸了。 “附庸风雅”不算是个褒义词,但放到现在的时空环境下,我觉得是好的,毕竟“附庸”的还是“风雅”,而不是……那些是吧? 请大胆附庸,反正也不贵。 (淘宝搜索店铺“三是两听”开始附庸) 三是两听ARTSPACE 上海实体空间筹备ing... 敬请期待 长按附庸三是两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yujir.com/lhjz/1782.html
- 上一篇文章: 她是兰花草原唱,唱片公司的秘密武器,
- 下一篇文章: 经典回响台湾校园歌曲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