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互联网最臭的三个词是什么:

生态、情怀、共享

当今互联网最火的三个词是什么:

共享、共享、共享

相信不用我举例,大家就能说出许多共享经济的产物: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共享充电宝、共享汽车......

当然了,共享是风口,也是风险,我们熟知的小黄车、摩拜等共享单车是成功了的案例,反观那些倒下的,比如共享充电宝,从它问世开始,王校长就一直不看好他,甚至还说出如果这东西(共享充电宝)能做成,我就吃

老规矩,我还是先说结论:未来能够击败共享宝马的,很可能是共享兰花。

首先在共享经济被不断炒热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冷静的看待这一概念,不得不承认共享经济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好处:

1.它适应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2.闲置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3.弱化“固权”,强化了“使用权”的概念

这样的好处带来的是两种共享经济模式的快速发展,第一种类似Uber、Airbnb等将闲置资源利用起来,并将其与有短时间内有需求的人匹配到一起,从而实现了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这种以“致力于解放已有闲置资源”为导向的“共享经济”,也往往被视为是较为纯粹的“共享经济”。

第二种则是我们常见的共享单车,比如ofo、摩拜等,从本质上看,它们其实已经高度近似于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分时租赁”模式——它立足的基础不再在于“挖掘已有的闲置资源”,而是在于“我能集中提供一批产品的’短期使用权’”,并依靠持续出售产品的短期使用权而获利。

在这两者之外还有一种“伪共享经济”,商业上讲叫做“吃自然流量+随机业务”模式,这个一说大家就明白,过去的租书屋、网吧,改名为共享书屋、共享电脑,无非是蹭蹭热度,吸引路人来读书上网,好做生意,当然了,也不排除资本圈除了生态和情怀之外真的没什么好追捧的了。

从表面来看,似乎共享经济的局势已经稳定,两种共享模式都已经趋于成熟,并且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服务。然而并非如此,两种共享模式终将殊途同归,我们回顾滴滴、Uber的发展便可以看出,早期人们享受着“共享”带来的便利,也慢慢形成了使用习惯,这些APP也得以进入交通市场当中来,可逐渐的,市场业态出现终局时,消费者会发现,在高峰期或是难走的路段,想要叫到车要比平时多支付2--3倍的钱。

本质上,无论第一种还是第二种,最终必然走向一个成熟的商业项目。而一旦回归到商业本质,任意一个项目终归都是要进入到某个可行的市场领域寻求逐利的。这样一来,你可能会发现,也许所谓“共享经济”,只是切入某个现行成熟的商业市场并试图最终形成垄断,获得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手段罢了。

如此看来,共享经济所面对的需求应该是“刚需+低频次”这样的,我们不妨来做一些简单的思考和延展假想。

对于“共享篮球”这样的项目,符合“刚需+使用频次低”的界定吗?对于那些视打篮球为刚需的用户来说,他们是不是应该会更高频的打球?一旦打球变成高频,他们是不是更应该选择自己拥有一个篮球才更合理?另外,篮球属于使用时可多人共同使用的物品,所以,即便打球对我是刚需且我又真的不倾向于自己买个球,我是不是只要知道我身边谁有球可以借就好了?更何况,拥有一个篮球的成本并不算太高。

对于一个“共享轮椅”项目,要在供给端做出多少储备和投入,才能满足“用户获取便利性”的条件?如果我租用一个共享轮椅的结果是我必须去6公里以外的某地自取,那我还会选择租用吗?

如此看来,最符合共享经济模式的产品要有一下几个特征:

售价较高、易被闲置、折旧不影响使用、本身可供持续使用的生命周期更长、且能够使用较合理的方式解决“被盗+损坏”的问题。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兰花:

1.售价高——不是一般的高

2.易被闲置——基本就是用来闲置的

3.折旧不影响使用——不存在折旧的问题

4.生命周期更长——可以根据不同季节来更迭品种,保证全年都有盛开的兰花

5.“被盗+损坏”——兰花一旦能够共享,那么这一点就是不成立的,不同于刚需产品,兰花是一种精神食粮,对兰花没有认同感的人是没办法加入到这个圈层中来的,而兰友们使用了共享兰花则会精心呵护、打理。

不仅如此,作为一种让人喜爱的精神产品,共享兰花不必陷入到商业模式当中去,它需要的是什么?只是一种精神的共鸣,以及对自身身份的一种认同,无需现金流,而且自带流量。

如果你还是觉得有点晕,我来举个例子吧

小夏在花为媒购买了每年30盆兰花的政策,因为平时上班比较忙,家中的兰花基本是无人欣赏的,邻居家的张阿姨爱花如命,但是却没有良好的经济条件来购买兰花,小夏就可以在上班的时候把兰花交给张阿姨,下班了再拿回家,结果就是小夏的花得到了照顾与欣赏,张阿姨的爱花喜好也得到了满足。

再比如,在花卉市场上兰花紧缺的时候,小夏可以一次性将30盆兰花提走,然后拍照发到朋友圈,告知大家现在自己有这么多的资源,有需要的可以联系她。

细心的你一定察觉到了,一旦共享兰花形成并投放,那么即将带来第三种形式的共享竞技模式:

联合需求人与供给人,使之关系更加匹配,通过运营者良好的平台运营,提升匹配效率,解决用户的“非随机性”需求,重点在于“使用权”而非“占有权”

受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列举,兰花的共享经济模式其实有很多好玩的方式,精神产品不受刚需的限制,因此也就有了巨大的、自由的空间,而且从精神产品共享的角度,站在更长远和宏观的视角上,我倾向于相信精神产品的共享,共享经济一定会带来诸多服务和消费领域的设计和迭代。

(END)

兰家人∣一个有品质的生活圈

长按,识别







































治疗白癜风哪最好
北京十大最好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fb/1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