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兰花在一起,太美了
点击上面蓝字 国学知音:本篇是陈子昂所写的以感慨身世及时政为主旨的三十八首《感遇》诗中的第二首,诗中以香兰杜若自喻,托物感怀,寄意深远。透露出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抒发了芳华易失、时不我待的感慨。 《题杨次公春兰》北宋·苏轼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国学知音:这首题春兰之作,前四句写兰的非凡风姿,后四句写人对兰的倾心爱慕,通过对兰花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兰花的赞美之意合崇敬之情,同时对画作也给予了肯定评价。 《幽兰操》唐·韩愈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国学知音:古诗《幽兰操》,是精擅琴艺的孔圣人自感生未逢时的绝世作品。唐代著名诗人韩愈曾作同名作品,以唱和孔子。《幽兰操》只有短短的六十四个字,却韵味十足,汲取了史诗与英雄传说的浩渺气质,带着兰花冷漠的美艳,但又说着人生的变动和永恒。 《兰》南宋·陆游 南岩路最近,饭时已散策。 香来知有兰,遽求乃弗莸。 生世本幽谷,岂愿为世娱。 无心托阶庭,当门任君锄。 国学知音:诗人热爱绍兴兰花,也熟悉兰花的生长习性,更在兰的身上寄托自己的理想。这首诗先叙求兰弗莸的经过,后议论弗莸的原因,以拟人写法,突出了兰的本心和品格,表现了自己不事权贵、洁身自好、坚守自我的品格。 《咏幽兰》清·康熙 婀娜花姿碧叶长, 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 纵使无人亦自芳。 国学知音: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谁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在诗中道出了“兰花”冰清玉洁的高雅气质。他吟咏的不是兰的孤高隐逸,而是推崇兰的谦和踏实,不争虚华的品格。 《题画兰》清·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国学知音:诗文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泊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fb/429.html
- 上一篇文章: 兰花的生活习性
- 下一篇文章: 兰花烂根的原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