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来自兰花新材料青年的选择是这样的
这就是我的选择 文中主人公暨作者简介:段凌晓,男,36岁,兰花科创新材料分公司检修中心-检修工,具有连续做义工九年的经历,年荣获“晋城好人”荣誉称号,现已加入兰花青年志愿服务小分队。 作者生活照 不知不觉中自己做义工志愿者已进入第九个年头了,而说到义工志愿者这个词,人们会想到爱心、奉献、无偿、辛苦等相关词语,当然也会有人想到虚伪、作秀、闲的没事干、吃饱了撑得等偏激印象,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相信很多人最想知道我为什么做义工、做兰花青年志愿者。 是啊,为什么呢?其实这个问题已不再新鲜,这个问题是朋友,同事,甚至亲人都问了许多次的问题,同样,每个人对这个问题答案也不一样。有人说,是为了奉献爱心,学雷锋做好事,有人说现在条件好了,要回报社会,还有人说,为了锻炼自己,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答案形形色色。 回想当初刚加入义工志愿者时,当同事和朋友们知道我在做义工志愿者后,不理解的人会脱口而出,你图了什么?义工又不发钱,脑子进水了?傻子,而了解我的人表示理解,他们说我是性格使然,说实话,当时自己做义工、做志愿者的目的也不是很明确,但在参加了一次次活动后,内心的潜意识逐渐明朗,确定,意愿和行为逐渐清晰起来,曾记得有人说过,做志愿者就像马未都先生说收藏,当初的目的可能不是为了高雅的文化,但是一旦入了这一行,也就渐渐变得高雅起来。是的,不管我们当初加入义工或志愿者的目的是什么,但在服务过程中奉献的爱心是相同的,目标是一致的,随着时间增长,你会发现义工已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这些年义工志愿者的经历,有开心,有泪水,有过迷茫和无奈。当我第一次抱着孩子走在街上,看到她天真无邪的面庞充满笑意,看到我们走时的不安和不舍,我的心里满是酸楚,本应是依偎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却因某些方面不完美而被遗弃,远离了家庭的温暖,或许我们的努力可以使她物质条件好一些,但亲情上的关怀,心灵上的抚慰是远远不够的。透过她的笑容,你会发现这看似平凡的事情对于她来说是一种奢侈,她就是净化心灵的一剂良药,而自己能为她或他们能够做到的实在是太少太少。 第一次走进敬老院,光荣院,又给我另一种感受,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不走近老人们,不用心去体会他们,很难真正理解敬老,爱老的内涵,当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感受老人,去理解他们,解开他们生活的心结时,你会发现,他们没有想像中那么保守僵化,他们缺少的只是精神上的安慰而不是物质上的,他们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有人陪着聊聊天,说说话,就很满足了。聊天,倾听对于我们来说多么简单,因此,多给老人们一些关爱,多一些倾听,让他们少一些孤单,多一份温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实尊重今天的老人就是尊重明天的自己,学会倾听,多份关爱,这是一件多么平凡而又有意义的事。 第一次顶着酷暑,行进在崎岖的山间小路上,走在村子的小巷里,面对一个个单亲或因病,因残的贫困家庭,看到这些学习优异的学子们无法圆梦时,内心受到的震撼更大,看着家徒四壁的情景,听着求助者讲述,让我不止一次泪水涟涟,面对那眼神,让我体会并且明白这不止是献爱心这么简单,更多的是一份责任,沉甸甸的责任。 做义工志愿者的几年里,我苦恼过,迷茫过,一次次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疲惫感,面对需要帮助的人和群体,个人太过渺小,能做的太少太少,几年来,我不断在探索和反思,对于义工这份事业,这条路,我想了很多,因此我决心尽己所能,联合更多的人,用集体的力量去给与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这些年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们甘苦共进过程中,我们收获了牢固的友谊,也有人收获乐甜蜜的爱情,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这个事业中来,我更加坚定,这么多善良的人感动着我,看到他们,快乐就会从心底涌出来,与其说我们在为社会义务服务,不如说我们从服务对象那里汲取到更多的快乐。感谢自己,感恩所有义工志愿者伙伴,感恩那些善良又奉献爱心的人们。很多人问我坚持下来的原因,那就是不断加入行列的伙伴儿和那份服务后收获的快乐与许多感动瞬间。生命对于我们是多么的有魅力,我们在付出中净化心灵,传递温暖,播撒文明。 公益无界,爱心不论大小,所以,兰花青年们!如果您有余时余力,有助人之心,那么,请快快加入兰花青年志愿者行列吧。做兰花青年志愿者,是我的选择,我无悔的选择。愿在一代又一代的爱心接力下,队伍不断壮大,公益人人可为,生活更加美好。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fb/653.html
- 上一篇文章: 来自台湾的兰花落户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将于
- 下一篇文章: 美图你一养就死的兰花,在别人的手里竟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