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Cymbidiumssp.)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梅、兰、竹、菊”有花中四君子之称,兰花还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1]。要系统掌握和了解兰花的生长习性,创造好适宜兰花生长的环境,解决兰花的引种等诸多问题,才能将兰花养好。从兰花的品种、生长习性、基质配制、日常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总结了兰花的养护技术,以期为兰花的培育提供参考。1、兰花的品种兰花为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2]。根据开花季节的不同,可分为春兰、惠兰、台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3,4]。表1为中国兰花的品种介绍。2、兰花的生长习性兰花喜生长在背阴、通风、不积水的环境,喜通气、松软、漏水性好、呈微酸性的土质。最佳生长温度是18~30℃,5℃以下,35℃以上则生长缓慢,生殖生长期为5~18℃。兰花在空气相对湿度60%~70%时生长良好,过干或过湿都易引发兰花病害[5]。兰花喜欢流通和干净的空气,因此养兰场所要远离煤气、油烟,远离尘土飞扬的地方。此外,兰花施肥不能过量[6]。3、基质的配制土壤是兰花生长的根基,可用腐叶土基质,这种土质人工可以完成制备,主要的配置方法是将落叶堆积在一起,加入肥料、泥和水等成分,经过密闭、腐熟和筛制的过程后,便可得到腐叶土。腐叶土成分的配比主要有以下2种:①60%腐叶土、30%红土、10%河砂;②40%腐叶土、30%红土、10%河砂、20%白木耳下脚料[7]。4、日常水肥管理兰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阵雨或连续下雨。在霉雨季节,特别要做好防雨工作。自6月下旬至9月中旬,常有阵雨。如下雨时间短,而雨量又小,在傍晚应多浇水,使盆内热气排出,否则会使兰花损伤,甚至烂根枯死。兰花需要施肥,但要掌握“薄肥勤施,宁少勿多”的原则[8]。新兰上盆,盆土不能太肥,否则难成活。夏肥太多,会引起秋叶生长旺盛,导致第二年春天开花不佳。秋肥太少,会影响秋冬之交地下花芽形成。平日氮肥太多,叶子太肥,使叶与花的生长营养失调,就会发生不开花或少开花的现象。一般来说,叶芽新出,可用少量氮肥分几次施用。施肥时间以傍晚最好,第二天清晨再浇1次清水。每隔2~3个星期施肥1次。同时每隔20d喷雾磷酸二氢钾1次,促使孕蕾开花。根据叶子颜色进行施肥,叶黄、薄是缺肥,应追肥,叶黑焦是肥过多,应停止施肥。肥料一定要腐熟,未经腐熟不能使用[3]。5、病虫害防治兰花的病害应以防为主、防重于治。为了防病害,首先要使兰花生长健壮,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另一方面要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适当通风,防止传染。兰花常见病害有:①黑腐病。病原菌为疫霉菌(Phytophthorassp.),主要危害叶部,有时也感染鳞茎、幼芽、根状茎、根部和花。初感病的叶片产生暗绿色水渍状斑点,以后扩展成不规则状病斑,湿度大时,呈软腐状,发生严重时,全叶黄化腐烂,病部上着生灰色霉状物。可用70%甲基托布津~倍液、50%多菌灵~倍液等药剂喷洒[9]。②白绢病。病原菌为菌核菌(Sclerotiniassp.),发病始自兰花植株近地茎部,并在根际土壤表面及茎基部蔓延,破坏茎部并感染幼叶和根部,叶鞘、根群产生白色菌丝。铲除病株及周围土壤,并洒70%五氯硝基苯及生石灰处理土壤;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或百菌灵倍液浇灌植株茎基部及周围土壤[10]。③褐锈病。病原菌为锈菌(Vredojaponica),最初在叶面缘呈现淡褐色至橙黄褐色细点斑,然后逐渐扩大,直至叶片枯落。可喷洒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倍液[11]。④软腐病。病原菌是欧氏杆菌(Eriwiniacarotovora),主要侵染叶肉较厚的兰花品种,该病一般在叶片上发生,能使全叶变褐、软腐,发病严重时,整株枯死。可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多菌灵倍液喷雾防治。每隔5~7d喷一次,连续3~4次[12]。⑤圆斑病。病原菌为壳多孢属真菌(Cylindrospori-um)。主要为害新芽及叶片,叶上初现红褐色小斑点,周围有褪绿色晕圈,后迅速扩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清除病芽及病叶,可用0.01%的硼酸液、敌枯双、二硫磷等喷洒[13]。兰花虫害较轻,有介壳虫、螨、蚜虫等,容易控制,可用氧化乐果倍液或哒螨灵倍液进行喷洒杀灭[5]。清除效果和还原能力相比,蓝桉叶精油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更强[14]。研究柠檬桉油的抗氧化活性,评估了柠檬桉油中3种主要的单萜类成分(香茅醛,β-环丙醇和异胡薄荷醇)对一系列自由基的抗氧化和清除活性,结果显示柠檬桉油具有较高TAA,但略低于作为阳性对照的抗氧化抗坏血酸(IC50=1.80μg/mL),异胡薄荷醇的TAA最大,其次是香茅醛和β-环丁醇。柠檬桉油及其主要成分对H2O2有良好的清除能力。香茅醇在μg/mL时的清除活性为68%,而异胡薄荷醇在45%~76%内具有对H2O2的清除活性[15]。通过DPPH和β-胡萝卜素漂白测试测定蓝桉和澳洲桉树精油的抗氧化活性,检测出这两种桉树油的抗氧化主要活性成分是1,8-桉树脑和柠檬烯,抗氧化活性指数也表明了两种桉树精油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两种桉树精油的IC50低于BHT(用作参考的合成抗氧化剂),表明这两种精油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良好[16]。3.2.8桉叶精油的抗菌作用测试了蓝桉叶的精油对12种细菌菌株的抗菌活性,显示蓝桉叶精油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活性略高于革兰氏阴性菌,同时作用时间是蓝桉叶精油对革兰氏菌活性的影响因素,在加入样品24h后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敏感性之间未发现差异。但在加入样品48h后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作用比革兰氏阳性菌更明显[14]。使用10种不同的革兰氏阴性细菌菌株研究澳洲桉树油和蓝桉油,通过对两种桉树油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评价,发现澳洲桉树油比蓝桉油具有更显著的抗菌活性。这两种桉树油都是通过控制脯氨酸脱氢酶的含量来抑制脯氨酸的氧化。由于桉树油与常规抗生素具有协同作用,澳洲桉树油和蓝桉油可作为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的改进成分[16]6小结古人养兰在于“三分栽,七分养”,养护好坏关系到兰花是否繁茂和能否开花。兰花原来生长在山间,自然环境适宜。当栽培在花盆中时,生长发育受到一定限制,温度、湿度、空气和阳光都不同于产地,因此一定要根据其自然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精心养护,兰花养护的关键在于掌握其生长发育规律。参考文献:[1]段磊.兰花的种植及养护方法探析[J].现代园艺,(2):68-69.[2]刘宜学.兰花色花品鉴[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4-9.[3]王伟.中国兰花品种生长习性及栽培养护应用[J].吉林蔬菜,(10):44-45.[4]吕传彬.常见兰花种类及养护技巧[J].新农村,(10):27.[5]包建忠,孙叶,李风童,等.中国兰花鉴赏与养护技术要点[J].中国园艺文摘,(4):-.[6]骞绍娟.兰花新苗栽植与养护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7):-.[7]林美娥.兰花盆栽养护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11):49-51.[8]陆海燕.兰花的种植技术及养护方法分析[J].现代园艺,(1):28-29.[9]王森.兰花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J].植物医生,,17(6):18-19.[10]杨淑玺.兰花病害防治[J].吉林农业,(9):12-13.[11]唐莉娜.兰花病害防治[J].园林,(7):10-11.[12]邹华珍.兰花病害及防治[J].江西植保,,25(4):-.[13]易绮斐,刘东明,陈红锋,等.兰花主要病害及其防治[J].植物保护,,30(1):71-73.参考文献:[1]曹庸,陈运娇,李俊.桉树次生代谢物质研究进展[J].桉树科技,,33(1):11-14.[2]李萃邦,徐胜臻,徐文兴.桉树叶活性成分提取方法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57(6):22-28.[3]LIH,MADDENJL,POTTSBM.VariationinvolatileleafoilsoftheTasmanianeucalyptusSpeciesII.Subgenussym-phyomyr-tus[J].Biochemicalsystematicsandecology,,24(5):-.[4]田玉红,周琪.广林九号桉叶精油的抑菌活性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52(21):-.[5]涟漪.含桉树提取物的药物和化妆品用于生发JP-A[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7(3):.[6]王文元,顾丽莉,吴志民.1,8-桉叶油素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品,,9(2A):56-59.[7]何耀松,张继东.桉树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8(7):98-.[8]高木丰,田口浩行,野尻浩.头皮的屏障功能低弱、但按树提取物能改善此功能[A].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上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9]SOLIMANFM,FATHYMM,SALAMAMM,etal.Chemica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fb/9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