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在哪里如何治疗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每每春日来临,总想起《步步惊心》中四爷与若曦定情的那只“玉兰玉簪”。深情入骨,以一生为盟誓。

对玉兰的情结,就此生起……

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古人所爱之玉兰,有白、紫两色之分。

玉兰古称“木兰”,“辛夷”,“望春花”,“迎春花”,“玉堂春”等,最早出现在屈原的作品中:

如《离骚》中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九歌·湘君》中的:“桂櫂兮兰枻,斫冰兮积雪”;《九歌·湘夫人》中的:“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或许自此起,白玉兰、紫玉兰便同属于“木兰科”,到明代“玉兰”之名已定,此时古人多将白玉兰唤作玉兰、迎春、望春花;而将紫玉兰唤作辛夷、木笔。

此,已为清人吴其浚所定考,他在自己的《植物名实图考》中有详论:

“辛夷即木笔花,玉兰即迎春。余观木笔、迎春,自是两种:木笔色紫,迎春色白;木笔丛生,二月方开;迎春树高,立春已开。”

这木兰家族两姐妹,各有其味:

白玉兰

——仙骨非凡尘——

明人王象晋在《群芳谱》中说:

“玉兰花九瓣,色白微碧,香味似兰,故名。”

白到微微发出碧色的光,这是“至洁”的了,况且有空谷幽兰般的气息,更显清雅高贵。

况且,它立春便开,可算是春日中最早开放的花朵了,不畏严寒,芬芬向上,在早春中自有一番永恒之气。

——这是四爷用白色玉兰定情的原因吧。

它的美,是不带一点点污瑕、又极有韧性的高洁,它是高雅清士们心中的白月光。

这种美,才子文征明懂:

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遗霓裳试羽衣。

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

玉环飞燕元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

文征明绘玉兰丑石立轴

素雪成堆,姑射仙子,这种飘逸灵动之美,不似凡间女子。

无独有偶,清代查慎行也觉得白玉兰是从西王母的“阆苑”移栽过来的,所以他在《雪中玉兰花盛开》中说:

阆苑移根巧耐寒,此花端合雪中看。

羽衣仙女纷纷下,齐戴华阳玉道冠。

你看,白玉兰非一般腐儒之花,而是颇有些“仙风道骨”的。

洁美不似凡尘之物。它,是文人雅士心中如女神一般的存在。

清乾隆、嘉庆御制白玉玉兰花蕾鼻烟壶(一组六件)

真正的心中所爱,岂可仅止于远观?当然要用作近物,随时相伴了~

紫玉兰

——知己添香人——

相较之下,紫玉兰似要“贴地气”得多了,它是文人雅士们的知己挚友、红袖添香人。

古人给紫玉兰取了很多名字,其中大部分都被人逐渐淡忘,唯有“辛夷”与“木笔”两个名字常常被人提起。

后蜀欧阳炯有《辛夷花》诗曰:

含锋新吐嫩红芽,势欲书空映早霞。

应是玉皇曾掷笔,落来地上长成花。

朝霞落地成“辛夷”,玉皇掷笔成“木笔”,这是唯美与文雅的结合。

江宏伟《辛夷花》

之所以得名“木笔”,并获得“玉帝御笔”的雅称,是因为紫玉兰含苞未放时苞长半寸,尖锐俨如笔头,古人见其大喜,认为是天降雅意,喜而称其为“木笔”。

此意韵为后世文人所“复议”,如明代文人张新所作《木笔花》:

梦中曾见笔生花,锦字还将气象夸。

谁信花中原有笔,毫端方欲吐春霞。

陈道复《紫辛夷》立轴设色绢本

不仅为文人“红袖添香”,木笔更是医家法宝。正如宋人朱长文在《辛夷》诗中说:

名入文房梦,功资妙手医。

紫薇颜色好,先占凤凰池。

作为本草,紫玉兰药性平和,味辛,能散风寒,通肺经,理窍,镇痛,收敛,灭菌,有收缩鼻粘膜血管、降血压等功效。

既能添雅,又可祛病,身心兼养之,足可谓是文人知己挚友了。

无论是作为“女神”的白玉兰,还是作为“知己”的紫玉兰,由古至今,都是画者们的大爱题材——作为“春日花”,玉兰无疑也是春季工笔课的重要内容。

以笔墨上通行于古人精神世界、下采撷至当下世间之美,是东篱书院国画修习的精神。

养艺而通心,那么,白玉兰与紫玉兰,哪个是你的爱呢?

东篱书院小有老师绘《辛夷》团扇

东篱书院工笔课学生无可绘《玉兰鹦鹉图》

花令

花中寻美,画中掇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fz/10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