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的农历十二月的别称
#国学百题# 是中国现行的传统历法,旧历、老历、阴历也是指农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能准确反映自然节律变化,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和二十四节气相同,农历在古代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的,农历的产生,就是农耕文明的产物。 农历的每个月份都有不同的别称。由于它和农业生产紧密的联系,所以从二月到九月差不多都用植物来表示。 1、农历一月太簇、陬月、肇春、孟春、元春、新春、初春、端春、早春、月正、新正、 正月、柳月、端月、献春、太簇、肇春 端月,是指农历的正月,一年的开始为“正”。后来,秦始皇当政,“正”和“嬴政”的“政”谐音,所以正月便改为端月。端,顶也,仍是开端伊始的意思。秦始皇名“政”,秦人改“正月”为“端月”。 肇春,[zhào]:开始,初始。 柳月,农历的一月,万物复苏,大地回暖,柳枝发新芽,所以又称了”柳月“。 2、农历二月:杏月、花朝、如月、仲春、仲阳、酣月、大壮、令月、竹秋 花朝,我国民间的岁时八节中,就有一个花朝节,也叫花神节,俗称百花生日。“花神”,相传是指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传说她善于种花养花,被后人尊为“花神”,并把花朝节附会成她的节日。据明末清初文学家、绍兴籍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所记载:“西湖香市,始于花朝(农历二月十二,即所谓‘百花生日’)。到清代,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而南方则以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我国南北气候条件不同,南方比北方提早几天为节日是合理的。 “凡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若笋,以鞭行时分芽、露白月为春……及乎外苞内实,冒土而生,当二三月为秋。”故称农历二月为“竹秋”。 杏月,二月,“二月红杏闹枝头”,大地吐绿,万物迎春,杏花含苞欲放,所以二月冠以美丽的名称——杏月。 3、农历三月:暮春、晚春、季春、桃月、蚕月、花月、姑洗、杪春、竹秋 暮春,春天最后一段时间,指农历三月。 桃月,三月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到了三月,桃花怒放,绮丽芬芳,自然称“桃月”。 蚕月:夏历三月。三月,是养蚕的月份,所以叫“蚕月”。 4、农历四月:乏月、槐月、梅月、初夏、孟夏、夏首、麦序、槐月 乏月,农历四月的别称。其时青黄不接,故名。初夏,夏季的第一月,即农历四月。又称孟夏。梅月,指农历四月。亦泛指梅雨季节。 槐月,万物枝长叶茂青翠欲滴,槐树也绽开了黄白色的花瓣儿,有人称四月为“槐月”。 5、农历五月:仲夏、端阳月、榴月、蒲月、皋月、恶月、蕤宾、鸣蜩、芒种、吹喜月、郁蒸、蕤宾、鸣蜩 仲夏,古语中有:孟、仲、季指代第一、第二、第三;或者也有用伯、仲、叔的。所以,仲即为第二的意思,而仲夏就是指夏天的第二个月。一般来说,是指阴历五月份。 蒲月,旧俗于端午悬菖蒲于门,并用以浸酒,谓可辟邪,故称蒲月,又称蒲节。郁蒸,气压低,湿度大,气温高。 鸣蜩,诗经·豳风》中《七月》里写得可真是准:“五月鸣蜩”。 榴月的名称,因五月榴花盛开而来。 6、农历六月:荷月、暑月、焦月、伏月、季月、暮夏、杪夏、晚夏、季夏、溽暑、 溽(rù)暑,犹言暑湿之气,指盛夏 荷月、伏月:六月三伏赤日炎炎,许多植物在酷夏的灼烤下无精打采,只有荷塘中的荷花亭亭玉立,精神抖擞,因而,便称之“伏月”或“荷月”。 7、农历七月:孟秋、首秋、上秋、瓜秋、早秋、新秋、肇秋、七夕月、巧月、初商、孟商、女郎花月、文月、夷则、兰秋、兰月、 孟秋,秋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七月。 巧月,七月七日是我国妇女向天上的织女星“乞巧”的月份,乞求织女使她们心灵手巧。所以,七月就叫“巧月”。 兰月,农历的,七因许多品种的兰花在七月吐芳,馨香无比故得名。 8、农历八月:仲秋、秋半、秋高、清秋、正秋、桂月、桂秋、获月、壮月、秋风月、仲商、雁来月、月见月、叶月、红染月、爽月、商吕 在民间,根据节气、农事、花期等将八月称为仲秋、中秋、仲商、桂秋、商吕。 壮月:指农历八月。《尔雅·释天》:“八月为壮。” 八月桂花遍地香,是人们争相吟颂的佳景,八月美名曰“桂月”。 9、农历九月:菊月、授衣月、红叶月、季秋、暮秋、晚秋、菊秋、残秋、凉秋、素秋、杪秋、秋商、暮商、季白、霜序、青女月、贯月、霜月、长月、戌月、朽月、咏月、玄月、菊月、授衣月 青女月,《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地气不藏,乃收其杀。百虫蛰伏,静居闭户。青女乃出,以降霜雪。”后以“青女月”借指秋月。 玄月,夏历九月的别称。朽月,中国古代对农历九月的一种别称。授衣月,谓制备寒衣。古代以九月为授衣之时。 九月菊花傲秋霜,又称菊月。 10、农历十月:阳月、阴月、小阳春、亥月、吉月、良月、阳月、坤月、正阳月、神无月、拾月、初霜月、应钟、初冬、孟冬、上冬、开冬、玄冬、玄英、小春、大章、始冰、极阳、应钟 阳月:十月芙蓉显小阳,又称阳月。 小阳春,中国在较长时间里,使用的“夏历”,是把十一月作为一年之开始,叫“阳”,习惯上,把十一月叫“小阳春”。我国有些地方把这时节的气候叫做“十月小阳春”的习惯,指的是立冬至小雪节令这段时间,一些果树会开二次花,呈现出好似春三月的暖和天气。 11、农历十一月:仲冬、中冬、正冬、畅月、霜月、霜见月、子月、辜月、葭月、复月、天正月、一阳月、广寒月、龙潜月、雪月、寒月、黄钟、阳复、阳祭、冰壮、三至、亚岁 十一月叫“辜月”,有吐故纳新的意思。 畅月,《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命之曰畅月。”郑玄的注解为“畅,犹充也。”因此农历十一月的别称为畅月。 因为冬月里的葭草才会吐出“绿头”,所以十一月称之为葭月。 12、农历十二月:腊月、除月、涂月、严月、殷正、清祀、星回节、嘉平月、冰月、地正月、二阳月、三冬月、梅初月、春待月、大吕 殷正,殷历正月。相当于农历十二月。亦为殷历的代称。 严月:农历十二月的别称。 涂月,农历十二月的别称。《尔雅·释天》:“十二月为涂。”俞樾《群经平议·尔雅二》:“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辜之言故,涂之言除也。一岁至此将除去故旧而更新矣,是以十一月谓之故,十二月谓之除也。” 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作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冰月,冬季。清祀,古代十二月腊祭的别称。 农耕文明的华夏,农历是人们根据天气时令的轮转变化,根据其固有的客观规律的事实的反映,这些别称,有着先贤的智慧,更有着古老文明从传承,美的惊人的名字,代表了古人对天文历法的认知了解,更有着古人对生活美好的赞美和眷恋。 这些别称,你喜欢哪个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fz/12830.html
- 上一篇文章: 能结果200个的1种树,被称为火把
- 下一篇文章: 美爆11月的广州突然刷爆朋友圈,大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