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那个幽暗的山洞

穿过那个华山下棋亭

便看见荒原.一只孤独的鹰,落在乱石上如一个内心的雕塑

——翟正文

潘天寿鹰石山花图

空谷幽兰

许巍

纵有红颜百生千劫

难消君心万古情愁

青峰之巅山外之山

晚霞寂照星夜无眠

如幻大千惊鸿一瞥

一曲终了悲欣交集

夕阳之间天外之天

梅花清幽独立春寒

红尘中你的无上清凉

寂静光明默默照耀世界

行如风如君一骑绝尘

空谷绝响至今谁在倾听

一念净心花开遍世界

每临绝境峰回路又转

但凭净信自在出乾坤

恰似如梦初醒归途在眼前

行尽天涯静默山水间

倾听晚风拂柳笛声残

踏破芒鞋烟雨任平生

慧行坚勇究畅恒无极

七夕,满世界玫瑰的味道,有人独守一棵“灵芝”!

我画小鸟,喜欢画成含胸搭背形。就个人审美情趣来说,造形要为思想境界服务,字画一定要有消息,不然话,匠人也!——许兆铭(附作品四幅)

这首“空谷幽兰”,从歌词的词意中可以看出,许巍有心为弘一大师(李叔同)等所写,诸如:山外山、悲欣交集等,皆出自李叔同手;空谷幽兰之世外高人的隐喻里,你能读到那些出离红尘、隐逸者身上的清凉气息。

让我们来看看这首歌歌词的相关出处:

毫无疑问,“悲欣交集”,来自李叔同,这四个字,是他的临终偈。

“无上清凉”“寂静光明照耀世界”则透着许巍对大师境界的赞颂与景仰。

“夕阳之间天外之天”还有“倾听晚风拂柳笛声残”则来自李叔同《送别》:“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恰似如梦初醒归途在眼前”,《圆觉经》云:“一切众生自无始来,轮转生死,妄见无明,犹若迷人,四方易处,及至醒时,了不可得。”……信愿念佛,归途就在眼前(“见观经”弘一大师临终往生前绝笔中词)!

“踏破芒鞋烟雨任平生”一句,则出自佛门居士苏东坡的《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慧行坚勇究畅恒无极”一句,则出自《无量寿经》:“如来定慧究畅无极,于一切法而得自在”。

“纵有红颜百生千劫难消君心万古情愁”,来自李太白“与尔同销万古愁”……

“梅花清幽独立春寒”,来自苏小小:梅花虽傲骨,怎敢敌春寒?若更分红白,还须青眼看!

“一念净心花开遍世界”,出自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每临绝境峰回路又转”,出自诗句:“峰回路转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该曲曲风温暖明澈,云淡风清,空灵平和,韵含禅意,词画如水墨般写意,简笔了了,融哲思与抒情于一体,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淡雅的禅悦之气,歌词化用了南山律宗十一祖弘一大师(李叔同)及苏轼的词句,意境高远,了无凡俗,颇有弘一大师名作《送别》的韵脚……曲名《空谷幽兰》,整首歌词,不着一“兰”字,而幽兰品性,却早已悄然渗入了词句之间,词作者的高妙在于,兰花在此词中并非实实在在的兰花,而是用心良苦另有影射,子曰“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兰在孔子眼中系一种象征(“幽兰”可以视为大师李叔同的精神象征),那么,歌曲中,它又隐喻了什么呢,从“净信”、“踏破铁鞋”、“慧行坚勇”等字眼也可感受到,许巍虔诚精进的向佛……禅宗讲明心见性,自性自度,而“幽兰”在歌曲中隐喻的其实就是“自性”,亦即“佛性”,念由心生,一念生,百千魔障;一念灭,万境如如,因此,才有了许巍在词中提到的“一念净心,花开遍世界”的境界。副歌部分,词句绝伦,旋律光明,如同智慧之光普照大千世界,祥和温暖,能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哲学和返璞归真的审美,如饮香茗,余味绵绵……歌曲结构也甚有趣,结尾竟有长达两分多钟的纯伴奏,大异常理,许巍之用意,呵呵,您自行猜度吧!/来自微澜/







































土方治白癜风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fz/1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