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地理和气候的差异,决定了南北方花卉种类的必然区别。

“南方的花北方的树”,这一句话甚至通俗而形象地描述出了这种地域差异。

但有一种似乎介于花与树之间的存在,这就是兰花。兰花,既有北方的挺拔,又有南方的娇小。

说到兰花我们并不陌生,它在中国久负盛名,更有花中君子的美誉。

但中国传统的兰花仅指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

它们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这就是它为何被称作“中国兰”的原因,和妖艳的西方兰有很大的不同。

自古以来中国人爱兰而养兰,咏兰而画兰,古人曾有“观叶胜观花”的赞叹。中国人欣赏兰花与草木为伍,不与群芳争艳,不畏霜雪欺凌,“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在中国文化的语境里,兰草可以升华出很多意象来:

以“兰章”喻诗文之美;

以“兰交”喻友谊之真;

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

甚至可以说,在漫长的中国历史当中,兰花的艺术意味早已盖过了花艺的风头,成为了中国人的血脉精神。

《周易·系辞上》载:“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臭在这里通“嗅”,是气味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一目了然,意思是“同心之言”就像兰花的味道一样,可见兰花已经被作为一种美好的象征。

孔子说“与善人处,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兰草的意象更加丰富起来,尤其是后半句充满哲思。和兰花相处,有时也有教化之功。

兰花看上去素雅,却以香取胜,更取其“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的高尚品格。深山之中的兰花,不会因为无人照顾无人欣赏而放弃生长,这是典型的默默耕耘精神。抽象一点来看,它代表着一种坚固的自我意识,不受外部环境的干扰,忠于做自己。

虽然说兰花被升华出来了许多艺术形象,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脱离了生活实际,它依然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我们的脚边植物。

胡适先生有一首诗叫《希望》:

我从山中来,

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

希望开花好。

一日望三回,

望到花时过;

急坏看花人,

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

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

祝汝满盆花!

这首小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真实故事,据说是年的夏天胡适到西山去,他的朋友熊秉三夫妇送了一盆兰花草给他,他带回家养。每日和兰花相处悉心照料,最终以朴素而真实的感情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后来此诗被陈贤德和张弼改编成歌曲《兰花草》,经刘文正一唱,成为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传唱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

实际上,兰花既可以高雅到成为文人笔下的常客,成为端方娴雅之士的精神寄托;同时也能润物细无声的融入日常的生活,矜贵而不高傲,端然而有气度,高贵却又食人间烟火。是难能可贵的两全。

-END-

——

往期活动:

你是不是一个听过故事的花店老板娘

开花店的你遇到过最暖心的事是什么?

更多介绍:

龟背竹:"配角"也可以很中心

台湾相思:何物最关情,此物解相思

据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fz/5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