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国兰文化,传播兰花知识

叶缘锯齿艺多重,採自中央第几峰。原与龙梅同遁迹,皱皮皱面两从龙-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

传统属于兰花文化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兰花产业还是兰花事业都必须重视兰花传统的建设。传统是一种惯性的文化力量,是一种影响力,对于一种产业来说,传统则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传统虽属于文化的范畴,但它通常要以物质的载体承载,才能得到体现。传统有很强的承传住,所以它能使事业和产业更有根基,更有发展的潜力。建设优良而丰富的兰花传统应是各地兰协、兰国、兰家的一项重要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任务。关于兰花传统的建设前人已经给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兰花之所以有今天是与前人重视对兰花传统的建设分不开的。今天我们各地各层次的兰协、兰园、兰家应在承继过去优良兰花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兰花传统的建设,具体说来,可有下列这些主要做。一、给已规范化了的名花建立档案。这事历史上江浙兰家很为重视,清同治年间的浙江人许鼐和所写的《兰蕙同心录》、民国初年浙江人吴恩元所写的《兰蕙小史》就都在江浙兰蕙的品种档案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上世纪30年代日本人小原荣次郎的《兰华谱)和去年本人主编朱和兴关文昌等人撰文的《江浙兰蕙》就都是在历史上那两本书的基础上为江浙一些名花的档案的建立做了进一步的工作。上述这些,都只是基础性的工作,还算不上给名花建立典范性的档案。中国兰花协会中国兰花学会组成的全国兰花品种登录委员会所登录的名花,手续资料较齐备,作为品种登录是典范的,可作为已登录名花档案的重要资料。台湾彭双松先生、吴森源先生等也都很重视建立名花档案,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报岁兰方面的品种档案资料的收集,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云南莲瓣兰档案资料收集得较齐全的则是碧龙兰苑,该苑苑主李映龙先生很重视这一工作,值得大家学习。而综观全国各地国兰名花,相当多的还只是有个名称,有张照片,而没有档案,即使有些说明材料,也常是语焉不详,该花的来龙去脉不清楚,生态记载也太简单,照片不规范。凡此等等,均因各地兰协、兰园、兰家尚欠缺档案意识,没有认真地给名花建立档案。此事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麻烦,没有意志坚强的有心人是很难完成的。但这事意义重大,各地兰协非抓不可。为当地名花建立完整档案应是各地兰协工作中首要的一项工作。二、建立各种类兰花的品种样品国。此事在中国兰协的推动下,目前已建立了“中国兰花协会莲瓣兰品种样品国”(即云南碧龙兰苑),“中国兰花协会兰花文化示范园”(即广东饶平云峰兰苑)。尚有大量品类兰花没有品种样品园。建立兰花品种样品国是建立兰花传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目前申请挂牌的已有好几个单位,如福建龙岩上杭的兰花研究所要求挂牌建兰品种样品园,云南昆明沁兰国艺公司要求挂牌云南兰花种质资源库,他们都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其愿望也很好,能够达到该品类、该地区兰花档案馆的要求还需要考察、论证。三、各地兰协、兰园、兰家要建立自己的拳头产品,要有自己的名闻遐迩的名花。广东南海市兰家谢宝明先生就有自己的名兰银华,家中常年存有几十盆银华,谁要银华找谢宝明就没错。此花是他登录,是他推广,已名扬海内外,他家就因拥有此花而宾客盈门。广东顺德市何伟济先生则有墨兰飘逸,此花为他选育登录,他家常年有几十盆,谁要此花找他也是找个正着。兰园、兰家要有自己的家传名花,传子及孙,形成传统,那才有意思呢。过去有句老话,说兰者兰时不过三年(一片兰叶三年就会枯黄)、名兰不过三代(即一种名兰在家栽培难传过三代,会绝种)。这话在今天社会如此昌明的年代不一定说得在由于栽培的先进,一片兰叶过四年五年者常可见。,一个品种传多几代是可能的。特别是各地兰协,可通过组织手段,使该地区的名兰永远在该地区飘香,不致失传,这应该可以做到。四、重要兰事、重要兰素的史料、照片收集。古今兰花字画的收集。古今有意义艺术性强的兰具的收集。现在,我们有关建国以前各地兰家的资料甚少,照片也甚少。建国以后,特别是开放改革以来大家较为重视。但一二十年前一些兰家至今多已七八十岁,有的已作古,他们有的对当地兰花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如无史料留下也是很可惜的。笔者这次在杭州花圃参加第十届兰博时,见到绍兴老兰家吴书福先生,很高兴,十多年前就曾拜访过他,不觉他已80多岁了,我特意为他和他的老伴拍了照片,适当时候在杂志刊出,以表彰他对江浙兰业的突出贡献。像吴老这样的兰家是应该为他写兰花传记的。广东的杨克汉先生收集的名人兰花字画已逾百幅,广西钦州有人收藏了古代名人兰花字画。在江浙举办兰展有一个特点,就是常同时展出兰花字画,还有古兰盆,这次十届兰博的展厅上就展有清道光年代的粉彩兰盆。兰具是常有地方特色的。广东的青釉大兰盆,云南的瓮形盆,台湾的喇叭盆等等都有地方特色。前月笔者到贵州,就建议贵州兰友参考茅台酒瓶设计出有贵州特色的兰盆。使无论放在何地,让人一见那形状的兰盆就知道是贵州来的兰花,起“品牌包装”的效应。关于建设兰花传统,各地可各有自己的创造性建设,上述只是提供一些思路而已。建设好深厚的兰花传统,使兰花事业的发展有更为强劲的后助力。

图文/网络投稿邮箱:admin

lanhua8.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好
偏方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fz/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