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的玉兰花,香飘悠远
下了班回到家,做饭吃饭运动看书,忙完一切,快10:30)准备躺下来时,发现手机落在办公室了。春暖花开的早晨,没有手机闹钟,会醒不来,因为有过睡过头差点造成“教学事故”的先例,我不敢怠慢,只好赶紧返回学校拿手机。快11点了,夜晚的校园,静悄悄的,一号教学楼的四楼两间办公室,灯火依然通明,年级里80后、90后小年轻们还在伏案备课做课件,跟我搭手的两个丫头更是埋首作业堆中...... 我拿了手机,轻轻地走下教学楼,生怕自己的鞋跟声打扰到这帮小年轻在宁静中的努力。走出教学楼,绽放的玉兰花香,随着习习凉风,飘进我的心脾,清幽淡爽。这份幽香,也飘进宿舍楼,沁入正在睡梦中的学子们的肺腑里,悠悠远远。我突然不想马上回家,在教学楼前的小广场溜达了几圈。夜深了,楼上的灯依然亮着,小年轻们还在为明天忙着...... “老师,辛苦您了。”这样的一句话,或许你会以为是学生对老师的感谢之语。其实这是跟我搭档的两个班的班主任经常跟我说的话。每天早读午练,或者每次考完试之后,两位丫头都会跟我说“老师,辛苦您了”。她们谦逊、礼貌、诚恳,作为一个长辈,我总是感受到被尊重的愉悦。记得去年开学的第一天,我上完一节课从讲台走下来,小陈,8班的班主任,在教室门口等我,苹果般粉嫩的脸上,带着明媚又大方的笑容:“老师,我是班主任,8班以后要辛苦您了。”轻轻的一句话,如春风带着翠绿徐徐地拂面而来。7班的小甘,第一天的早读课,见面一句“老师好”,让我仿佛以为我是在高中的教室里,一位亭亭玉立又略显腼腆的女生在跟我打招呼。 转眼,跟两位比我闺女还小的丫头共事已将近一学年,这段时间里,两位丫头的工作热情和教育风格,一如她们的青春,绚烂却不张扬,雷厉但不见锋芒。每个早读、每个午练都早早到教室,静静地站在教室门口,一班调皮捣蛋的少年人也便“入室即静、落座即学”了。每天下午放学后,两位丫头从没有准时下班,而是等到学生返回教室,守着他们,待他们完全安静地进入晚自习状态才下班。好几次,我在办公室写东西,7点多从办公室走出来,都看到两位丫头在跟个别捣蛋大王谈心或与家长电话交流。“丫头,吃晚饭了吗?”作为阿姨辈,我总先关心丫头的生活。“老师,还没呢,晚点叫外卖吃。”每次听到她们这样回答,我便生出心疼。我的闺女,每天下班回到家,还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等着爸妈抚慰工作一天后疲惫的身心。但转而一想,小陈和小甘,周末回到家,何尝不是爸妈的心肝宝贝,在爸妈怀里撒娇一番呢?一旦回到讲台上,她们却华丽转身为一名严柔兼济的教师。她们用心倾听学生,不责骂不喝斥,用90后特有的时代赋予的宽容和开放心智引导着学生。 上个学期,8班的蒋同学,宿舍的被子湿了,其父母以为是同宿舍的孩子故意整蛊小蒋,非要揪出始作的孩子并要求道歉不可。小陈老师认为,同学之间,不要小事大作,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并与家长耐心沟通,还费心费时去宿舍了解情况,弄清楚被子是小蒋自己不小心弄湿的。小陈本着对学生的尊重和呵护,保护了学生之间的友情,也教会了孩子要懂得承担和坦诚。班里有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跟随爷爷奶奶长大,由于缺乏父母爱,那个孩子生性散漫,生活习惯差,学习成绩更是零基础,但是孩子懂道理,尊敬师长,性格活跃,与同学相处很好。抓住孩子这些优点,小陈俨然一位大姐姐,安排优秀生辅导他,时时找他聊天,鼓励鞭策他,或者直接在晚修时间叫到身边,督促他完成作业。............ 7班的孩子聪明、活跃、有个性,凝聚力较强,但也容易集体躁动,且这种躁动像一股内旋风,一旦形成便会在班里久久盘旋不散。要降服这样的班集体,若是采用“强威”方式将不起任何作用。小甘,不愧是一位篮球前锋,动则波澜壮阔,静可凝思致远。她发挥自己的性格特点,每天里,静静地站在教室门口,或轻轻地踱步在走廊观察学生上课动态,然后对那些“不作不乐”的“动荡分子”收入手掌心,用她“假小子”的风格跟这些学生进行“华山论剑”般切磋交流一番,直到这些学生俯首称臣,心悦口服,静于书卷中。 畅销全球的《读者文摘》的创始人华莱士曾说过:“有人性的东西才能征服人心,即使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还是会敬畏些什么,那就是真、善、美;是真、善、美在拯救和平衡人的内心。”是的,这个盛世太平的电子信息化时代,青少年接触广,了解的信息量甚至多于我等老人家,而这一切也促使他们早熟同时容易迷茫和浮躁。如小陈和小甘的这一代90后小年轻,显然更加理解他们学生的心理,因而他们更加懂得生命需要鼓舞与希望,心灵需要温暖与滋润。这一代优秀的年轻人,他们自爱,也正因为自爱,他们才有较强的能力去真诚地、纯粹地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也更能怀着同理心去谆谆教导学生。 师者如芝兰,又何止小陈和小甘等这一批90后年轻人? 去年科组需要建一个展板,科头叫我写写介绍科组的东西,我想着科组里热爱生活又在讲台上释放智慧的同事们,情不自禁写下这一段文字:“我们来自大江南北,各有风采却同心协力,携手并进。我们才情各异,却和谐互赏,向美而行,润泽生命。我们有成绩斐然的70后,有战斗力强大的80后,有势不可挡的90后。如此团队生态,注定我们,经验与活力齐驱,思考与探索同行,实效与创新携手,青与蓝共辉。我们展望未来,立足常规,保持优势,笃实校本,尽展潜能,挥洒于三尺讲台。” 此文写到此,已是傍晚6点,学生们已经陆陆续续回家过周末了。办公室里,还有不少恋案埋首的同事。办公室窗外,上个月枝丫还是光秃秃的鸡蛋花,现在已经冒出了许多嫩叶,旁边的玉兰花,绽放着,淡淡的花香,飘散,悠远......(.4.23.18:0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fz/8153.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玉兰花开颂党恩rdquo
- 下一篇文章: 学生习作校园里的玉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