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湖北后,一个月一两次回家陪爸妈,周日爬山也成为和妈妈的固定活动。我看看拍拍植物,妈妈也渐渐指她认识的植物,讲和植物有关的往事。

上山路,郁郁葱葱

山上以橡树、松树居多,冬天会满地橡果,稀稀疏疏掉到地上,声音还挺有趣。听妈妈说这几年橡果粉养生价值被看到,镇上有妇人拾果卖钱,我在山上也遇到过。

在武汉和懂植物的朋友S聊到家乡山上主要是橡树和松树,S问我山上是不是有兰花,对呀,问他咋知道,他说随州的兰花很有名,兰花多生长在橡树和松树林下,喜欢腐殖土。这让我想起高中时,是听过一颗兰花一二十多万,当时还以为是夸张,传闻听听而已,并不相信。朋友说确有此事,那时兰花热,有些珍贵品种确实炒到这么贵。

朋友武汉家里养的随州兰花

回忆继续找回,想起小时候,每到清明,镇上就有妇人挎着竹篮卖一小捆一小捆的兰花,很香,兰花的香味很独特,闻了就不会忘记。不知从何时起再也看不到卖兰花的了,那时清明扫墓爬山,偶尔能闻到一股幽香,就追香寻花,回想起来还挺有意思。现在山上已经少见兰花了,我已多年没有闻到兰花香,最近一次还是在S家看到,凑过去深深吸了一口……

周六回来时我妈就很兴奋说新认识了一种中药,不知道叫党参还是沙参,周日爬山指给我看。我问怎么认识的,听完心里一寒。她和朋友爬山看到有妇人拿着小锄头挖东西,便凑过去了解,那人是搬到我们镇上,以前小时候采中药卖钱,所以认识一些中药,说这是沙参可以煲汤可以卖钱。我妈第二天爬山又遇到她在挖,于是记住了沙参的叶片形状,找了一颗后用周围植物掩盖起来,免得又被她挖了。

拨开掩盖的叶子,指给我看

今天找到了那颗被掩盖的沙参,指给我看,拍照后一查,原来就是去年10月份拍过的,能开出像小铃铛状的美丽蓝紫花——沙参。本来去年就觉得这种植物很少,就那么几丛,我妈采了一枝花还被我数落半天。听到她说那人挖了好多,心里难受,根都挖走了,还怎么繁殖呀,但愿今年秋天还能看到小紫花,叹气……叮嘱我妈再看到那人,让她别挖了,痛心……

沙参(铃儿草)

丘陵地势,山不高,下山选择走通向村子的路,走走拍拍。现在买车的多了,路又开垦扩宽,两边的树木根部暴露,才发现它们是在石缝中扎根安放,不容易。

感受到根部的生命力根穿石的力量乳浆大戟(猫眼草)折断会流“眼泪”(白色乳浆),黏在手上悬钩子(三月泡),果子很好吃我妈说小时候到处找它的果子吃,我也吃过,酸酸甜甜的。“夏天与野果,童年与无忧”二星瓢虫野菊,还没注意过它叶子,不知道这小圆球是啥……

村子里红杜鹃和鸢尾花开的正旺,杜鹃我嫌颜色太红,还是粉色和白色的好看些,没有拍它(植物歧视链……)。鸢尾开的可真漂亮,池塘边,院子里,围墙上,一大丛一大丛生长。我妈说这是蝴蝶花,是挺像蝴蝶的,不过植物分类中的蝴蝶花是指白色的有鸡冠状附属物鸢尾,也叫日本鸢尾,常布置在绿化带树荫下,在城市更常见。

池塘边一大丛鸢尾来个特写围墙上也是太美了这个角度看是挺像展翅的蝴蝶

路过村湾,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人们渐渐搬到了镇上的商品房。

无人居中的房子想到在东极岛看的无人村,满山被植物覆盖的石头房子,后面把它整理出来鸭还是鹅吃草的牛未成熟的构树果到了盛夏,满树殷红小果,像杨梅果实是可以吃的,不过还没有吃过

还看到结果的樱桃,小时候没有大樱桃和车厘子,这种小樱桃才有樱桃的味道,不过也是很多年没有吃过了。这颗路边的樱桃树无人看管,长了虫。

樱桃叶上像虫一样的凸起,背部有虫,造成叶片的卷曲和皱缩敲打枫杨果序的顽童看着像桂花,不清楚包起来的原因村口的大枫杨

湖北很常见的枫杨,在上海租界路上也看到过,果实坚硬,上面有两个翅,果子成熟后,变成深褐色,我觉得很像苍蝇,满地的画面你们自己脑补……后面可以观察。路边的老阿姨说是柳树,后面查阅发现在湖北俗名是“麻柳”,因为它枝叶下垂像柳树。

枫杨的串状果序

翅膀可以帮助果实随风传播到远方。

果实成熟时变成棕色(WikimediaCommons)

穿过村子回到镇上要路过大河(镇上就是这样叫的),这里生态环境变化很大,以前河两边都是树,春天小学会组织在树下的草地上春游,直接可以躺草坪的,草坪上还有点点野花,我还记得。现在山被开垦做水泥,河道的水变成了以前1/3的宽度,河中间都成滩地草坪了……哎

眺望大河的老人河道变窄变浅,右边这大片草地以前都是河水生态的改变

临河的老街基本都是老人居中,虽然老房新房参差不齐,但大体还是以前的样子,走在其中像穿越了几十年,镇上老街有“九街十八巷”之称,老人们按老法生活着,“与世隔绝”的感觉。每次过年回来和朋友都相约老街散步。

也走过上海、苏州、嘉兴、绍兴的古镇老街,有几分相似,记得以前在苏州平江路拍了一张老街巷景,发朋友圈,家乡的朋友还以为我回来了。但说实话,这些老街虽然看着更古,保护的更好,更干净整齐,但还是“貌似神离”,毕竟商业化了,原生态的居民生活还是有被影响,居民将房子出租成店铺,从个人到群体到生活方式被改变,这是发展的融合产物。

临河老街老房子

而我们家乡的老街,外表保护的晚了,两层新房会夹杂其中,这是生活其中的人们随着物质水平发展自然改造的结果。所以它不像那些古镇老街那么整齐的“古”和“老”,少了开发的商业价值,但也能继续这样保持原来的生活样子,自然而然存在着。

莎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jz/7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