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塑像后面的白玉兰花
文字醉美家乡图片妆染生活声音讴歌生命 烈士塑像后面的白玉兰花 作者:路红波朗诵:淡淡的好本期编辑:叶子 一天的傍晚,我正在静静的散步之时,路过平顺县南下干部纪念园,在走过一处我县籍南下干部塑像之时,无意中在其背面发现了一株盛开的白玉兰花,我禁不住驻足停留,细细观详。初春的汉白玉烈士雕像的背面,有一组灯光打在上面,庄严肃穆,映衬着那株洁白如玉的玉兰花,是如此的皎洁,瞬间引起了我的感动。那是一株多么圣洁的玉兰花呀!不知当时南下的老革命前辈在烽火连天的岁月,是否也曾驻足欣赏八闽大地的湖光山色和“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江南风物。我想,可能入过眼,但却不曾停留!在碑记的记载中,我们能看到的是为新中国诞生的前赴后继;是舍家弃业为国为民的一片赤诚;是面对凶险艰难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是战天斗地,建设新中国的一片豪迈之情。真的感谢设计者的匠心独具,在这充满浓浓爱国之情的纪念园里,在庄严烈士塑像的背影后,设计了这么一组生动的场境。烈士塑像的刚毅与玉兰花的皎洁高贵组成了这么一组生动的画面,岁月静好的前面,是先辈们筚路蓝缕的开拓,是愚公移山般的矢志不移。遥想那72年前,即将迎来黎明曙光的前夕,我县籍名太行区干部为执行党中央、毛主席发出的“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部署,积极报名参加长江支队,告别亲人,抛家舍子,毅然挥师南下,接管新解放地区的地方政权,巩固新生中国的执政之基。在这以后的数十年里,我县籍南下干部扎根闽疆,脚踏这片红色的热土,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同福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团结一致,携手并肩,巩固和加强了新中国政权的安全稳定和长远发展,三晋大地与八闽大地从此结缘,新中国从此成长。平顺县长江支队平顺纪念园正式落成,更是对南下英烈的敬仰和怀念,也是我县在新时代奋斗征程中对长江支队历史和精神的继承、弘扬和发展。让我们记住这群人,让我们记住这个特殊的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记住我县这名革命前辈。他们曾途经8省,行军4月,辗转余里,到达福建省。至此,终其一生,以身舍命而无悔。在那里,他们同当地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发扬我们平顺老区人民固有的优良作风,吃苦精神,立志引领当地群众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落后的局面,用青春的华章,为新中国的诞生谱写了一曲甘洒热血、奉我青春的英雄史诗。史志中,他们中年龄最小的程文明先辈,时年仅仅16岁,也就是现当下风华正茂一个初中生的年龄段儿,一个刚脱离少年的懵懵懂懂,却还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的孩子而己。而当时却义无反顾地踏上建设新中国的征程大军之中!什么叫前赴后继?何为赴汤蹈火?不正是这些先辈们的丰功伟绩,才造就了这惊天地、泣鬼神的中国少年形象!伟哉!我中国少年;伟哉!我中华儿男!而映衬在鲜花绿叶中的这一组雕塑,是在古田杉洋剿匪战斗中牺牲的四位烈士,是在福建解放初期土匪横行的古田县牺牲的。史记:“大年三十,土匪扒光他们身上的衣服要用火烧死,结果,孟连珠、刘学孔在抵抗中被杀害,关麒麟、赵克俊被拉到山上活埋。牺牲前关麒麟斩钉截铁地说,“我怕死就不来搞三大革命!”并高喊共产党万岁!生动的历史让我们坚信,在每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总有那么一群如白玉兰一样品行高洁的仁人志士振臂高呼:“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撑起了那片历史的天空。现如今,烈士的雕塑屹立在了家乡的土地上,相信英雄的英灵也回到平顺母亲故土的怀抱中。让他们含笑九泉的是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平顺籍乡亲们没有忘记他们!在此,我深深的祈祷,愿他们在天之灵安息。今日的新中国如您所想!今日的新时代如您所愿!您回眸吧!看看您背影之后的玉兰花是多么的茁壮,多么的蓬勃!正如你那从江南水乡带来的一股子灵秀之气!如今,可以告慰先辈的是,这样的景致也在青羊大地的满园春色中轻轻地盛开了!“五四"青年节到了!此记!为了新中国而牺牲的时代青年们!游平顺长江支队纪念园有感肝胆豪气干云宵,南下健儿呈英豪。别土离乡为哪般?天下大同共禹尧!主编寄语:斟一杯花茶,细细品听,沐一轮明月,静静欣赏。让那隐藏在声音背后的浪漫心情和鲜为人知的心悸感动在娓娓动听的声音中绽放。愿沉睡的文字乘着飞翔的翅膀,在纷繁的红尘中陪您度过一段诗意时光。欢迎您走进《印象水乡》,聆听花语,笔墨留香,传递美音。您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pz/8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