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挂号多少钱 http://m.39.net/pf/a_9229555.html

说到兰花,好像没澳洲什么事;

说到澳洲,好像第一反应是爬行动物。

兰花骨灰级爱好者朱剑虹老师退休后,先后在亚洲(广西、台湾、马来西亚及菲律宾)、美洲(秘鲁及厄瓜多尔)及欧洲(英国、奥地利及德国)进行野兰考察,而本次主要展示的是朱剑虹自驾进行考察,你会看到澳洲珀斯的野生兰花的情况。

本文图片文字均来自朱剑虹老师。

我们印象中兰多数是附生在树干或石头上,而西澳的兰花全属地生兰,大部分长有根状地下茎,即块茎。每年雨季前,块茎会长出嫰芽延伸至表土下。冬季来临,嫰芽会露出表土及快速成长,并在春天开花结果。此时,旧的块茎会被两个新块茎取代,明年将长出两株新植株出来。

澳洲见到的第一株兰花——Microtismedia↓

西澳的兰花几乎都会落叶,唯一全年有叶的只有隐柱兰(Cryptostylisovata)↓

朱剑虹更在华保利附近的巨人谷(ValleyoftheGiants)发现长在树上的隐柱兰(Cryptostylisovata),这也是在西澳唯一一次在树上看到的野生兰花。

长在树上的隐柱兰Cryptostylisovata↓

跟在欧洲寻兰一样,这里只需在平地上漫溯,不用如亚洲跟南美洲一样要“上下求索”,倒也轻松。八成以上的澳洲本土兰花品种在世界其他地方都找不到,而西澳孤悬印度洋海角,物种与其他地方更是不同。

朱剑虹与发现的第一株蜘蛛兰↓

西澳野生兰花凭藉其奇异的形态及绚丽的色彩非常吸引人,形态方面,不少兰花的英文俗名也是跟花的形状有关,而且大部分是生物,如蜘蛛兰(SpiderOrchid)、驴子兰(DonkeyOrchid)、蜗牛兰(SnailOrchid)及鸭子兰(FlyingDuckOrchid)。

另外还有锤子兰(HammerOrchid)及头盔兰(HelmetOrchid)。

蜘蛛兰在阳光充沛的地方,经常藏身于西澳的草树下↓

蜘蛛兰属于腺唇兰属(Caladenia),是西澳最多品种的一个属。腺唇兰属大约有个品种,在西澳南部有大约种。蜘蛛兰在澳洲西南部有80个品种由于其萼片及花瓣窄长,有些品种翘起,有些品种却摊开,外型似蜘蛛,故名为蜘蛛兰。其尺寸、颜色和形状有很大差异,尺寸从1、2厘米大小到30厘米大小。蜘蛛兰的叶子是暗绿色,带有微红色的基部,直立,多毛,生长于沙质土壤之中。

Caladeniathinicola(斯科特河蜘蛛兰)↓

Caladeniainfundibularis(漏斗状蜘蛛兰)↓

Caladeniaattingenssubsp.attingens(森林螳螂兰)↓

Caladeniaattingenssubsp.gracillima(小螳螂兰)↓

Caladeniaserotina(圣诞蜘蛛兰)↓

Caladenialongicauda(白蜘蛛兰)↓

Caladeniachapmanii(Chapman的蜘蛛兰)↓

Caladeniagardneri(樱桃蜘蛛兰)↓

Caladeniabrownii(Karri蜘蛛兰)↓

腺唇兰Caladeniaflavasubsp.flava(Cowslip兰)↓

腺唇兰Caladenialatifoliaa(粉色仙女兰)↓

澳洲独有品种驴子兰(DonkeyOrchid)属于双尾兰属(Diuris),大约有60个品种,在西澳南部有大约26个品种。

驴子兰的花形独特,两片花瓣像驴子一双大耳朵,上萼片像驴头,唇瓣像面颊及嘴。花的颜色十分鲜艳,主要是橙色及黄色,可以吸引黄蜂,蜜蜂和苍蝇等授粉昆虫,但驴子兰不会产生花蜜,很少有香味。据观察,驴子兰大多数生长在潮湿的地方,黄花的驴子兰主要分布在沿海沼泽或花岗岩附近,朱剑虹曾在硬叶林中的草丛中及树下发现大量的驴子兰,其颜色却偏近橙色。

朱剑虹与驴子兰↓

驴子兰Diurislaxiflora(蜜蜂兰)

硬叶林中的草丛中及树下,发现大量驴子兰↓

驴子兰Diurislongifolia↓

驴子兰Diurisjonesii↓

驴子兰通常以单株或松散的群落生长,大多数生长在低海拔地区。在山火后,驴子兰有更大发展空间,缘于其块茎在土壤中处于休眠状态,不会受到森林大火的伤害,相反其他植物竞争者却被大火吞灭了

蜗牛兰(SnailOrchid)属于双须兰属(Pterostylis),澳洲独有种。

由于其下萼片末端细长,部分品种更向上翘起,好像一对蜗牛的触须,故得名。双须兰属的花结构独特,侧瓣跟萼片合拢成帽状盔瓣,双须兰属的唇瓣有个向外突起的附属物,更会发出雌性蕈蝇的荷尔蒙,雄性蕈蝇意乱情迷下误入歧途,其重量触动了唇瓣基部关节,令唇瓣向上闭合,而蕊柱向两旁延伸出翼状结构与唇瓣完全契合,令雄性蕈蝇只能向狭窄蕊柱管道前进,背部就自然黏上花粉块;当雄性蕈蝇再度情不自禁,便会把花粉块传到另一株双须兰的柱头。

蜗牛兰Pterostylissp.robust↓

朱剑虹的这次考察,其中一个目标就是Paracaleana属的鸭子兰(FlyingDuckOrchid),Paracaleana属共约10个品种,分布在澳洲及新西兰。可惜花期已近尾声,见到的植株只见鸭身,鸭头已向下垂。

不过,幸运地找到拥有仿似鸭头的两个锤子兰品种。锤子兰属于Drakaea属,是澳洲独有种,共有9个品种,学名来自植物学插画家S.A.Drake女士,其萼片和花瓣呈线状,侧萼片及花瓣反捲。其唇瓣红色,充满疣粒,长有刚毛,状似不具翅膀的雌蜂,而唇瓣基部成柄状,状似锤子,透过与蕊柱基部的延伸互相连接。锤子兰更会发出雌蜂的荷尔蒙气味吸引雄蜂前来,当雄蜂抱住唇瓣,会因其重量,触动基部,将雄蜂弹进蕊柱,从而黏上花粉块;当另一株锤子兰故技重施,雄蜂便会完成授粉的任务,可谓机关算尽。头盔兰的花期在7至8月,朱剑虹只能找到已爆开的蒴果及未枯萎的植株。

鸭子兰Paracaleananigrita(飞鸭兰)↓

锤子兰Drakaeaglyptodon↓

锤子兰Drakaealivida↓

头盔兰Corybasrecurvus↓

西澳兰花真的得天独厚,蓝跟紫一直是兰花罕有的颜色,但却在西澳大放异彩。Thelymitra属又名太阳兰(SunOrchid),分布在大洋洲以至菲律宾。萼片跟花瓣及唇瓣几乎同一形状,其独特之处是该属兰花只在阳光照射下,且气温达到适合的温度才会开花;Cyanicula属是澳洲独有种,有9个品种,特点是森林大火后翌年,在灾区大量开花:Elythranthera属也是澳洲独有种,只有两种,萼片与花瓣同形同色同大小,表面有光泽,唇瓣稍小,稍微反捲。

太阳兰Thelymitracrinita↓

Cyaniculasericea↓

Elythrantherabrunonis↓

整个考察期间,朱剑虹发现了近80个品种的野兰,占澳洲西南部品种差不多三分之一,28个属中可确认其中15个属,逾二分之一。西澳野兰的形态及生态跟亚洲有很大差别,是次实地考察,加上参考书的图文,开拓了朱剑虹在兰花世界的视野。在十天考察中,朱剑虹在这迷人的大陆除见到心爱的兰花外,还看到了袋鼠、短尾袋鼠及西部蓝舌石龙子。

西部蓝舌石龙子↓

朱剑虹

退休中学副校长、香港教育学院教学顾问、香港教育城中文天地顾问及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教师会会员。曾在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从事中学教师培训及教学研究,有丰富的教师专业培训及教学研究的经验。先后获第一届(/04)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中国语文领域嘉许状及第十届(/14)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课程领导嘉许状。立法会综合大楼教育设施评审委员会委员,立法会公民教育活动意见小组成员,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谘询委员会委员。业余兰花爱好者,香港兰艺会名誉会长。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pz/9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