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指BB霜OOPShellip
彭洋简介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23/9222117.html 本期话题 兰花指、BB霜、OOPS……男孩养育怎么了? 导读男孩好动坐不住怎么办?儿子总是躲在妈妈身后,扭扭捏捏怎么办?有的男孩子为什么很“娘”,缺乏男子汉气概?有的00后的男孩子购置BB霜,你怎么看?男孩学习成绩不给力怎么办?男孩是穷养还是富养好? 本期嘉宾: 高宝月 北大公学教育研究院特聘专家 中科院心理所“青少年脑科学与学习”课题组专家 主持人: 传艺、于浩 01 “男孩儿娘化”,呼唤男子汉气概 成长日记:在您眼中,什么是男子汉气概呢? 高宝月:我认为不同时代,人们对男子汉气概的画像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家庭对儿子的期待也各有不用。但是综合一下大众期待的话,男子汉气概分内在和外在,外在应该是强健的体魄,健康阳光,举止绅士;内在应该是责任、担当、意志力等品质。现在被吐槽的“男孩娘化”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表现: ?过于玻璃心,动不动就哭鼻子,受不了挫折 ?喜欢躲在家长身后,扭扭捏捏 ?不愿意承担责任,过于依赖父母 ?眼高手低,拈轻怕重 ?和伙伴交往的过程中,抠门小气,缺乏绅士风度 ?部分男孩举止女性化,使用兰花指,走路时摇曳扭摆 成长日记:有些男孩子缺乏男子汉气概的原因什么呢? 高宝月:这个因素有很多,父亲的教育缺位,教育工作者的男女比例失衡,家庭教养方式的溺爱,夫妻婚姻关系不和谐,影视综艺、网红的影响等等。 父亲教育的缺位:男孩女孩在成长中都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性别角色认同。女孩需要向母亲学习如何做一个优雅的女性,而男孩需要向父亲学习如何做一位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男子汉。但是如果父亲角色缺位,男孩的养育就只能由母亲承担大部分,男孩会潜移默化的习得女性的习气。 教育工作者的男女比例失衡:学校男性教师较少,男性班主任更是凤毛麟角,我国教育工作者的男女比例失衡问题较严重。 家庭教养方式:很多男孩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尤其是对于一小部分还残存“重男轻女”思想的家庭,男孩更是被宠上天,这种教养方式容易让男孩娇纵、蛮横、以自我为中心,眼高手低,拈轻怕重,抗挫折能力差。 影视综艺、网红影响:目前是“流量时代”、“注意力经济”,谁能博得眼球获得流量,谁就能获得热度和收益。很多电影、电视、综艺角色,哗众取宠博出位,男人女态娱乐大众。但是此类内容未做评级,成年人、未成年人都在看。未成年人分辨能力有限,容易产生模仿。 成长日记:男孩缺乏男子汉气概的后果是什么? 高宝月:男孩的自我性别角色认知会出现偏差;男孩子会变成草莓一族,玻璃心;在部分男孩变弱的同时,阴阳失衡,部分女孩子会变成女汉子;长大之后,弱男和强女也会出现结婚匹配困难等社会问题。 02 母亲“爱与界限”+父亲“教育透明化” 成长日记:培养男子汉的误区是什么? 高宝月:很多妈妈觉得培养男孩需要爸爸来担当,所以全权交给父亲,这样钻牛角尖也不可取。母亲过早的分离,会导致男孩大男子主义,行为粗暴等问题。 成长日记: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高宝月:第一,妈妈自身的状态很重要。我们期待母亲在修炼成为母亲的同时,也要做更好的自己;一个把自身快乐都押在老公和孩子身上的妈妈,会让家人压力很大;如果妈妈自身能活的圆融、完整,是给家人最好的礼物。 第二,妈妈要给爸爸机会,多给爸爸一些鼓励。男性进入父亲的角色要比女性进入母亲的角色慢一些,所以妈妈要给爸爸一定的时间适应,当爸爸做的不够理想时,要给他们鼓励,不要因为爸爸做的不够好而自己大包大揽。 第三,爸爸要陪伴儿子做游戏、运动。男孩多动,需要通过追跑打闹来表达天性,但是现在安全问题、诱拐问题让很多家长不敢放男孩出去,这时候父亲的陪伴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第四,妈妈在抚养儿子时,一定的界限是必要的。例如及早分床,不在儿子面前换衣服等等,以防影响男孩的性生理发育和性心理发育。 成长日记:爸爸教育儿子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高宝月:很多爸爸听了今天的节目,一定会有所启发,想出很多陪伴孩子的方式,这里我就补充几点: 第一是高品质的陪伴。现在有一个“正念”的概念非常流行,指的是全身心陪伴孩子,很多家长陪伴孩子都是拿着手机看着电视,很少给孩子及时有效的回应,甚至有些家长由于看护不当导致出现安全问题等等。所以家长陪伴孩子要做到全心全意,如果不能久伴孩子,可以定期陪伴,例如每周的某一段时间是爸爸陪孩子的亲子时间,这样每周到了这个时间,孩子就会有“盼头”。 第二个就是父亲的榜样作用。父亲如何担负责任,如何面对冲突解决冲突,如何处理情绪,如何规划人生,这些都是孩子需要向父亲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父亲对于母亲的态度也是儿子学习与异性相处的重要素材,会对男孩未来的婚姻生活有所影响。 第三个就是父亲对孩子的教育要透明化。很多父亲很辛苦,但是孩子却对父亲的付出一无所知。放眼古代农业社会,父亲的职业对于自己的子女是透明的。农耕民族的小男孩们,六岁就能“也傍桑阴学种瓜”,而游牧民族的小男孩儿们“胡儿八岁便能骑”。这都是从小受父亲的影响,观察自己家里男性长辈的辛勤劳动而产生的结果。可是到了工业社会,社会分工更细化,人才培养周期更长,因此父母的工作对子女的影响力就不那么透明了。所以父亲可以多和孩子说一说自己工作的事情,妈妈也要多在孩子面前树立父亲的权威形象,告诉孩子爸爸有多辛苦。 03 男孩女孩,身心发展差异大 成长日记:有一部分男孩会有多动的问题,他们上课容易走神,甚至会影响课堂纪律,同样写作业也会让家长非常头疼,为什么很多男孩会有多动的问题呢? 高宝月:男孩的睾丸素比女孩多,所以男孩多动,女孩的血清素比男孩要多,所以女孩会显得文静些。面对男孩多动的问题,家长切忌用“堵”的方式对待。很多家长要求男孩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完成学习任务,或者减少男孩运动时间让男孩守在课桌前学习,这都是有违男孩天性的。既然男孩“多动”,就让男孩多多运动,多余能量消耗完了,男孩就会安定不少。 成长日记:男孩和女孩在生理发展有哪些不同? 高宝月:除了刚才提到的,男孩的睾丸素比女孩多,女孩的血清素比男孩多之外。男孩的手神经发育也比女孩要晚一些,所以当女孩能够写出一笔隽秀的文字时,男孩写的作业往往被批评为“态度不端正”。这里存在态度问题,但是也存在能力问题。所以家长和老师要多多理解,家庭也要多给男孩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多做家务,多做锻炼,也可以提高男孩子的眼手协调能力。另外,男孩的身高体重发育在早期阶段也滞后于女孩,青春期阶段会迎头赶上,所以家长要多让男孩多多锻炼身体,这样在青春期就可以扬眉吐气。 成长日记:男孩和女孩在思维上有哪些不同? 高宝月:男孩在抽象思维方面有优势,女孩在形象思维上较擅长。男孩胼胝体比女孩小,所以女孩可以一心二用,男孩做事情大多“一根筋”。胼胝体是左右脑的连接处,胼胝体大,则左右脑协同合作的更好。家长了解到这一点,就不要期待男孩可以像女孩一样可以“面面俱到”、“触类旁通”,在要求男孩儿做事时,要给男孩子清晰的指令。 成长日记:男孩和女孩在能力发展侧重上有哪些不同? 高宝月:男孩大脑功能分布集中,女孩呈扩展性分布,所以女孩早期的发展比较全面,但是男孩的能能力发展更为集中,有精深和钻研的潜力。女孩子的语言能力比较强。在动作方面,男孩的大运动会较早发育,他们喜欢跑、跳、钻、翻、爬等。女孩的精细动作发育较早,而幼儿园、小学的任务尤其是认字、写字,恰恰是精细动作,所以女孩恰好有优势。这个阶段家长和教师要保护好男孩子的自尊心。 04 培养男孩这株苗,园丁需要“忍”和“等” 成长日记:家庭在培养男孩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高宝月:孙云晓老师曾经写过一本书叫《拯救男孩》,里面提到了男孩的学业、体质、心理、社会危机。如果男孩的养育人和教育人不了解男孩的发展规律,硬是要拿同龄的男孩女孩做简单粗暴的比较,会挫伤男孩的自信心,让男孩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在这种压制的环境中也不利于男孩的人格成长。所以教育者要给男孩多一些宽容,多一点时间。 成长日记:家有男孩的家长,您会给他们什么建议? 高宝月:第一“等”,第二“忍”。男孩的成长对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他们现在是不经世事的孩子,但是未来会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也会成为他们家庭的顶梁柱。培养一个有未来、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男孩非常重要。我们可以看看周边的优质男性,他们20多岁时也许并不起眼,但是通过业务的精进和经验的磨炼,在30岁甚至40岁后“大器晚成”。所以男孩的成长,男人的成熟都需要时间。这个过程需要“等”。 当然有时候男孩惹是生非或者调皮捣蛋确实会令我们心力交瘁,这个时候我再送您第二个锦囊妙计——“忍”。 希望我们有儿子的家长都能够平心静气,见证家中的男孩从小淘气蜕变成男子汉的过程。以后有机会会跟大家继续聊一聊女孩教育的相关经验。 责编 传艺 美编 马端端 您的点赞转发是我们更好的动力! 点击“阅读原文”,在线收听更多精彩节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zp/10126.html
- 上一篇文章: 兰花手与兰花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