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月份的绝美雅称,你知道几个
《礼记·月令》中有共13篇内容,当中就是对12个月时令的称呼,分别为“孟春之月”、“仲春之月”、“季春之月”、“孟夏之月”、“仲夏之月”、“季夏之月”、“孟秋之月”、“仲秋之月”、“季秋之月”、“孟冬之月”、“仲冬之月”、“季冬之月”。 是不是这么看着觉得很难记,但其实很简单! 在古代,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季是最小的,古代兄弟姐妹中排行从长到幼分别称为:孟(有时为伯),仲,叔,季。有三个时,通常取孟,仲,季。 古人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又分为四季即春夏秋冬,每季平均三个月。所以就有了这样的叫法。 孟春,仲春,季春; 孟夏,仲夏,季夏; 孟秋,仲秋,季秋; 孟冬,仲冬,季冬; 这样是不是只要记住孟、仲、季这三个意思就好了! 同时古人也会根据天干地支或者每个月份特有的事物给月份命名,比如 以花命名的月份别称 正月——柳月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 二月——杏月杏花闹枝头,又称杏月 三月——桃月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 四月——槐月槐花挂满枝,又称槐月 五月——榴月石榴红似火,又称榴月 六月——荷月荷花满池放,又称荷月 七月——兰月兰花清香溢,又称兰月 八月——桂月桂花遍地香,又称桂月 九月——菊月菊花傲霜雪,又称菊月 十月——阳月芙蓉显小阳,又称阳月 十一月——葭月葭草吐绿头,又称葭月 十二月——梅月梅花吐幽香,又称梅月 以干支命名的月份别称 正月——寅月二月——卯月 三月——辰月四月——巳月 五月——午月六月——未月 七月——申月八月——酉月 九月——戌月十月——亥月 十一月——子月十二月——丑月 上古先秦就是以子月作为正月,比如秦国每年的正月就是子月而非寅月。至先秦之后,甘四节气历的正月规定开始以寅月即立春节气为一年之首的正月。 此外每个月份还有很多别的称呼: 一月——孟春 也被称为:正月、陬(zōu)月、初月、端月、嘉月、太簇、初春、肇春,初阳、首阳、献春、开岁、华岁、新正、新春; 二月——仲春 也被称为:如月、花月、丽月、仲月、酣月、夹钟、春半、花朝、殷春、春中、仲阳、竹秋、四之日; 三月——季春 也被称为:桐月、莺时、暮春、末春、晚春、莺月、春杪、寎(bìng,想睡觉)月、蚕月、姑洗; 四月——孟夏 也被称为:梅月(梅子的梅)、余月、初夏、麦月、阴月、清和、乏月、槐序、正阳; 五月——仲夏 也被称为:蒲月、榴月、蕤宾(ruíbīn)、呜蜩、皋月、郁月; 六月——季夏 又被称为:且月、林钟、晚夏、暮夏、荔月、焦月、晚夏、杪(miǎo)夏; 七月——孟秋 又被称为:桐月、兰秋、巧月、桐秋、相月、夷则、瓜月、肇秋; 八月——仲秋 又被称为:壮月,竹春、南吕、桂秋、桂月、拓月、秋半、中律; 九月——季秋 又被称为:玄月、无射、暮秋、凉秋、杪(miǎo)秋、商序、霜序、朽月、青女月; 十月——孟冬 又被称为:应钟、露月、始冬、开冬、良月、小阳春、阳月; 十一月——仲冬 又被称为:霜月、辜月、黄钟、寒月、正冬、畅月、龙潜月; 十二月——季冬 又被称为:涂月、冰月、暮冬、暮岁、岁杪(miǎo)、大吕、腊月。 《尔雅·释天》当中就有: 月名 正月为陬,二月为如,三月为寎,四月为余,五月为皋,六月为且,七月为相,八月为壮,九月为玄,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zp/13271.html
- 上一篇文章: 古称虋冬,民间又名禹韭,乃养阴润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