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会见到你

徽州----------回忆遗留的吻痕

你挥毫,我回眸。

西风犹在,把箫再叹。

不知马蹄何在,终被红豆所害。

美人泪,英雄惜。

一晌贪心,万箭穿心。

谁捻尘埃赠伊,不惹爱恨嗔痴

发未梳,一纸书。

红颜见妒,经年陌路。

再望岭南何处?只知徽州莫误。

芊芊红酥,悠悠黄藤。

辗转零落,寸寸摧心。

左手一爿空心,右手一串痴心。

梦里胡琴咿呀,你在海角天涯。

年4月21日于皖南

关于《兰花草》

《希望》原是胡适先生早年写的一首诗,后被台湾的陈贤德和张弼二人修改并配上曲子,同时改名为《兰花草》,从而广为传唱。年夏天胡适到西山去,友人熊秉三夫妇送给他一盆兰花草,他欢欢喜喜地带回家,读书写作之余精心照看,但直到秋天,也没有开出花来,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了这首小诗。

希望

作者: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

一日看三回,望得花时过;

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评论:

胡适是中国现代史上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但他的作品真正为大众所熟知的并不多,这首《兰花草》可能是流传最广的一个。它清新、质朴、深情,对生命的期待与珍惜跃然纸上,而且琅琅上口。但每哼起这支歌,在那优美的旋律中,我眼前浮现的不是兰花草,而是胡适匆促而执着的身影。当年胡适学成归来,也带着一株“兰花草”——自由主义,他千里迢迢不辞辛苦把它带回来,种到中国的土地上,小心地呵护,殷切地期待它开出花来——何止是“一日望三回”啊!我想,正因为胡适有这种焦急的心情,当他看见这株迟迟不开的兰花,才一下子触景生情,萌发诗兴。给它取命为《希望》,也许是希望自由主义思想早日开遍中国吧。如今斯人已去,歌声在耳,想想胡适这株风雨飘摇近百年的“兰花草”,竟抹不去丝丝的惆怅。

徐志摩诗传

烟花绽出的急景流年

01

作 者:周鹏程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页 数:

ISBN:8

装帧:平装

定价:25.00元

《徐志摩诗传》对我来说很有纪念意义,高三的最后三个月,它陪我度过了许多个失眠夜。从我个人的感情观来说,我曾经不喜欢也不







































白癜风治愈的方法
白癜风医院哈尔滨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zp/2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