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比较好 http://m.39.net/pf/a_4323074.html

窗外雨纷纷,模糊了远处的山门。

下午三点,孩子们放学,三三两两结对而行,一蹦一跳,唱着节奏明快的歌谣:“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校园中,希望花开早…”

时光呵!一样的地方,一样的歌谣,那也是我的小时候。曾经一度以为兰花草会开一种世人都为之惊叹的花叫做兰花,因此,每次路过山林,遇见一丛丛所谓的“兰花草”都会驻足许久,用最期盼崇拜的目光期望它花开早。

直至现时才知,胡适先生笔下的兰花草与兰花各有其属,尽不相同。

兰花草又名竹叶草,鸭跎草,为一年生草本,校园常见野草,生于湿处,不显山水。

而兰花,是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或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部或下部节上,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有各种颜色,如白,纯白、白绿、黄绿、淡绿、淡黄褐、黄、红、青、紫,但是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仅只指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等。

兰花在中国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历来为国人所称颂,一直是高洁典雅的象征,提及兰花,不得不提的就是“梅、竹、菊”它们一起被合称为“四君子”。

俗人之姿,略领风情,有茶一壶,遥望南山,与君共品,前世今生兰花的山林野记。

[前世篇.兰花史]

据资料显示,中国兰花较早被记载在文献《周礼》中,“诸侯执熏,大夫执兰”,从其可知,在当时典礼中使用了兰花;其次,在文献《易经》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同时,在《诗经》中,也有青年男女相嬉,互赠兰花,表示爱情的说法,总而言之,在那个时期,大家对兰花就有了较高的赞誉。

我们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更是把兰花誉为“王者之香”,从而更使兰花在植物学科中的地位得以升华。除此之外,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在他的诗篇《离骚》中,更是赋予了兰花独特的品格魅力。

好的事物因为太过惹人,所以总会招来无端是非,兰花也同样如此。

从古如今,关于兰花的争论就从未停歇过,之于此,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一种是孔子,和屈原等人所讲的兰花不是今天大家看到的兰花,而是中草药中的泽兰、华泽兰、或佩兰等,因此被称为中国古代兰花,简称古兰。

其二,唐代以后记述的兰花,才是今天我们大家所见到的兰花,被称为“今兰。”历史上关于古今兰之争,曾几度轰轰烈烈过,还有一种态度,就是古今兰花并无区别,如此种种,更加证明了兰花之魅力的强大。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魅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高洁如兰花,淡泊如兰花,贤德如兰花,古人今来,为多少文人墨客所称颂!

[前世篇.兰艺史]

中国至春秋末期开始,就有越王勾践在浙江绍兴种兰,魏晋南北朝时期,兰花就已经被用于庭院点缀,由其中的野生采摘变为了人工培植,但当时只是贵族式的,直至唐代,才被平民化,出现在一般的庭院内。大诗人李白写过“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就是最好的证明。

宋代为中国兰艺发展的黄金时期,并且还出现了很多关于研究兰花的著作,南宋的赵时庚于年写成的著作《金漳兰谱》可以说是中国保留至今最早的一部兰花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兰花专著。

明清两代,中国兰艺又进入了昌盛时期,发展至那时,兰花的品种已经繁多,并且由于前人的大量实践和探知,技术也日渐丰富,此时关于兰花的书籍,画册,诗句,甚至工艺品上的兰花图案都渐渐多起来了。

古已成史,今生的那株兰花又是怎样?

[今生篇.成长记]

兰花是一种喜阴植物,非常怕阳光直射,不能干燥,喜欢湿润的地方,并且土壤要肥沃,要富含大量的腐植质,喜欢空气流通。

中国幅员辽阔,环境各有不同,那么兰花通常分布在什么地方呢?其实全国都有分布,但是在数量上各有不同,从南到北逐渐递减,兰花分布最多的是台湾省,云南,四川等地方,在中国除了华北,东北和西北的宁夏,青海,新疆外,各个省都有不同种类的兰花。

那么兰花是如何进行繁殖的呢?首先要进行分株,每隔三年要分一次,凡是生长健壮,假球茎密集的都可以进行分株。然后是播种,最好选用尚未开裂的果实,最后再组织培养。

从那世起,人类之于兰花,趋之若鹜,争相探往,它的价值不言而喻,最明显的莫过于它的观赏价值,其花清雅,以素心为贵,香气宜人,正是“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并且兰花的叶终年鲜绿,刚柔并济,姿态优美。

除了有观赏价值之外,还有食用价值,兰花香气纯正,可用于茶,也可以做汤。

兰花美矣!终究是因为它华中有实,它药用价值非常大,追古溯今,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兰花的释名、品类、及用途都有比较完整的论述,兰花全草均可入药,有养阴润肺,清热解毒等功效。

俗尘过客,能与此花相知,何其有幸,虽现无缘近观赏之,但能品其性能,抒自身之胸怀,不为君子,却能如君子般为人。

北窗下养生

END

北窗下

欢迎订阅北窗下并分享给其他朋友

订阅号-北窗下

堂主-陈小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zp/5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