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阳台上的蓝雪花开了,兰花盆里有一两株野草,居然也开了两朵小蓝花,这可真是惊喜。

虽然还不知这小野蓝花的真姓大名,但我很喜欢,小小的蓝色,含苞待放,和蓝雪花一样的蓝。我细细观看着,满心欢喜着,不由得给它们拍了两张美照。

第二天下班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跑去阳台赏花浇水。

“咦,我的小野蓝花呢?怎么连踪影都不见了。”我暗自纳闷,在兰花盆里找呀找,才发现,原来它们已经快成枯草了,正隐秘地躺在花盆里为兰花草“遮风挡雨”。

“妈,这兰花盆里的野花是你拨掉的吧?”我向老妈喊道。

“是呀,这个鸭跖草是无用的野花,以前是用来喂猪的,影响兰花生长。”老妈振振有词,似乎有理有据。

“妈,花就是用来观赏的,管她是野花还是家花。有些东西不能仅仅用‘有用’和‘无用’来衡量的,如果说‘无用’,这几年都无花的兰花草,还真有点‘无用’,照理说早应该清理掉了……”我知道我说了这些,可能她老人家也未必听得进去,毕竟她一辈子的思维已固化,很难再转化的,但我当时就是说得停不下来。都是蓝花,却同花不同命。接着,我把即将干枯的鸭跖草轻轻扶起,继续种在了兰花盆,期待奇迹再现。02女儿从几岁开始就一直学舞蹈,学了多年舞蹈,却一直没考级,也没考特长生。舞蹈也没有让她变得身材更好更高,看起来像是白学了,一点用都没有。刚刚初中毕业的她还跟我说要继续学舞蹈,我问她以后是要走艺考之路吗?她说,不,她不会走艺考这条路,就是纯粹发自内心的喜欢。舞蹈可能不会成为她以后的职业,但却将成为她一辈子的爱好。的确,有不少从小爱好舞蹈等艺术的孩子,都是奔着长大后就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的。但我女儿仅把舞蹈当成爰好,纯粹喜欢而已。从小爱看书的她,经常看“闲书”,在小学写了近十万字的童话小说。但这也没有让她进入名校,这看起来也是无用的。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文学和科学相比,的确没什么用处,但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没有用处。”莫言从小就特别喜欢看“闲书”,但他爸妈反对他读闲书,他就偷偷躲起来看借来的书,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牧牛,读到落日西沉仍不知。我们学习文学,正是要追求“无用”。这个“无用”是指不能将文学当作“过程”、“手段”。文学果真没用吗?非也。鲁迅弃医从文,就是很好的例子。学医能拯救部分人的生命,但文学却能拯救民族的灵魂。正如庄子曰:“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用无用的态度去做事,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愉悦。03生活中,人们往往习惯于用“有用”或“无用”来评价一些事物。对升学有用的就学,否则不会去学,即使孩子有兴趣也免谈,觉得浪费钱浪费时间。对工作、对升职加薪有用的就学,否则也不会去碰。填志愿时哪个专业热门就报哪个,也不管有没有兴趣。曾听说有位同学成绩很不错,高考志愿随便报了一所院校的热门医学专业,结果课程完全听不进去,勉强毕业后,再也不碰医学。有用,不代表喜欢。无用,不代表不喜欢。凡事,追随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声音,那才是最真的渴望。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有人喜欢吊钟,每天无数次地洒水,却乐在其中。有人喜欢养小动物,虽然每天像侍候小孩子一样为它们操劳,也乐此不彼。看蜗牛在叶子上走动的轨迹,倾听花开的声音,看日出日落,观看云彩的变幻莫测……读一些无用之书,写一些无用之文,做一些无用之事,花一些无用之时间,在“无用”里发现生活的美好与诗意。关于无用之美,丰子恺说:“人的一切生活,实用之外又必讲求趣味。一切东西,好用之外又求其好看。这世上真正漂亮的,恰是那些无用之美。”周作人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和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人生不是拿来用的。很多时候,有意思比有用更胜一筹。真正能长存于心中的,往往是那些无用之事,在无用之美中,感受生命的诗意和乐趣。庄子曰: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世间许多“大用”,都是从那些看似无用的事物中衍生出来的。(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END-作者

青梅才隽,在文字中寻找诗和远方。请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zw/10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