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兰花草
对于大多数没经历过八十年代的年轻人,听到这首歌的渠道无外乎三个。 第一个是听父母老师或者其他长辈唱过。 第二个是在学吉他的初级课堂上,因为直到今日,大多数的吉他入门曲谱上最开始几页的曲谱里肯定有它。 第三个可能就是城市里无处不在的洒水车,毕竟全中国的洒水车的配乐权早就《兰花草》、《东方红》、《走进新时代》、《世上只有妈妈好》这些经典歌曲占领了。如此说来,根据这一事实我可以推断出三个观点: 1.占领中国音乐圈“半壁江山”的不是汪峰,而是《兰花草》。毕竟汪峰的“半壁江山”是在不存在的新闻头条上,而《兰花草》是实实在在的统治了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的洒水车。 2.洒水车可能中国马路上唯一出场时自带bgm的歌曲,并且在它的bgm下没有其他车辆能够打败它。 3.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请记住洒水车唱歌的最初の要义——前方有危险,请提前躲避。 (老实说,这图片看着蛮吓人的)回到正题,让我们来好好的了解一下这首歌。 《兰花草》是刘文正于-年发行的单曲,收录于《兰花草》专辑中。 年,荣获香港龙虎榜榜首。 这首歌的原唱是银霞,可能很多年轻人不知道她,但是你一定听过她的歌,比如《蜗牛与黄鹂鸟》。 当然,除了他们俩,还有很多人演唱过这首歌。比如有叶倩文,苏小明,卓依婷,刘文正,银霞,卡洛儿,王雪晶,万方,王洁实,秀兰玛雅,朱桦,齐豫,林妙可,北京天使合唱团,敦化儿童合唱团,黑鸭子组合等等。 好吧,这些名字,老实说,大多数我是不熟悉的。如果你们不熟悉,那也没关系,因为接下来我要介绍的另外三个《兰花草》版本,你们肯定感兴趣。 第一首是李志版的《兰花草》,收录在年的专辑《8》里。 老实说,我从来没想过这个深沉的中年大叔会翻唱这首歌。 就像这首歌的评论里有个人所说的,有一种“听着猥琐大叔在路边等萝莉放学的感觉” 不过待看到这张专辑介绍的时候就明了了: “我一直想翻唱儿歌,去年和乐队录了这几首。做好之后大家觉得太难听,可能小孩子不喜欢,于是一直就没公开。几天前我的一个好朋友五十岁得子,没什么拿得出手的礼物,想来想去就送它吧,一点儿心意。公益专辑,免费试听下载。” 还有这张专辑的曲目,我截图给你们看一下: 好吧,我不得不承认一条关于男人的真理 “男人的内心,永远都有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如果他在外人面前文质彬彬,却让你看到他的脆弱和不成熟,那不是因为他幼稚,而是他信任你。这份信任弥足珍贵,值得用心去呵护和珍惜。” ——抱歉,这段话的版本太多,引用时已无法查明出处。 另一个版本是陈奕迅与叶倩文合唱的live版本,也是我最喜欢的。天呐!我竟然找到了这个版本的视频,好有年代感的说。 第三个版本,如果我不说,可能也是你们绝对一下子想不到的,这个版本80后,90后也肯定听过的,演唱者是赵薇翻,名字叫《新兰花草》,是电视剧《情深深雨蒙蒙》的插曲。依然奉上一段有年代感的视频。如果你想回味童年,不妨再次看一下,别有一番好听。 好了,该介绍的版本差不多都介绍完了。 但是,你们不要以为这首歌的介绍到这里就结束了。 难道你真的就那么以为《兰花草》说的就是兰花草?《蜗牛与黄鹂鸟》说的就是蜗牛和鸟?《两只老虎》说的就是两只老虎?那你也太小看这些写儿歌的成年人了。 不信你可以把《两只老虎》的调调的用下面的词唱一次,看看有没有违和感。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下面我们来说点这首歌背后的故事。 这之前,我需要介绍下《兰花草》的词作者——胡适。 对,你没看错,这个胡适就是我们在历史课本上或者语文课本上知道的那个胡适,通常一起跟他出现的名字还有鲁迅,李大钊,朱自清,徐志摩…… 歌词源自胡适先生作于年10月4日的一首现代诗,题目为《希望》 收录在我国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的第四版。(此处应该划重点) 原诗如下: 《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好。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为了适合演唱,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歌词是这样的: 《兰花草》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 但愿花开早,能将宿愿偿,满庭花簇簇,开得许多香。 你可能也察觉了,最开始的题目是饱含寓意的《希望》,而不是《兰花草》。 说是希望,网上流传的说法有三种: 1.年夏天,胡适到西山访友,友人熊秉三夫妇送给他一盆兰花草,他欢欢喜喜带回家,读书写作之余精心照看,但直到秋天,也没有开出花来。于是就写了这首小诗以寄托惆怅之情。 2.胡适从海外学成归来,赫胥黎和约翰·杜威对其洗染最深,用胡适自己的话说“赫胥黎教我怎样怀疑,杜威先生教我怎样思想”,一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留下“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名言。以《新青年》为阵地,以民主和科学救中国。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尤其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他希望他的宿愿能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而当一盆兰花草左等右等不开放时,一时心急而急中生出灵感,写下了这首《希望》的诗歌。 3.最后一种希望,说来可能比较复杂,但是这一种“希望”也是吃瓜群众喜闻乐见的,因为这需要说到胡适先生个人的“情感问题”了。 胡适13岁时就在母亲的包办下与安徽绩溪县邻县旌德的望族江家的小脚千金江冬秀订了婚。胡适本来对这门婚事不大乐意,可出于对母亲的孝敬,不敢违背母命就默认了。年12月,胡适尊奉母命,在老家与比他大一岁的江冬秀举行了新式婚礼。与江,生二子。 通常,对于旧式的包办婚姻,我们在直觉里都会觉得这样的婚姻维持不长久,但是事实恰恰相反,与胡适相伴到最后的正是原配江冬秀。 但是,我们依然需要提及另外两个没能跟胡适在一起的女子。 第一个是韦莲司。 韦莲司是胡适年美国留学时的邻居康奈尔大学教授亨利·韦莲司的小女儿。本来胡适留学时遵从母亲“男女交际尤须留心”的叮嘱,有四年的时光不与女同学交往。可是在年6月的一次偶然机缘,他却认识了青年画家韦莲司小姐,并且成为与他交往48年的红颜知己。在胡适的心目中,韦莲司是个新女性的理想典范。认为她“人品高,学识富,极能思想,高洁几近狂狷,读书之多,见地之高,诚非寻常女子所可望其肩背”。“余所见女子多矣,其真能具思想、识力、魄力、热诚于一身者,惟一人耳。”(《胡适日记》)。在他们后来的“独处”时,“几近狂狷”的韦莲司,对胡适动手动脚,欲行不轨的举动。胡适连忙将他已订婚的消息告诉韦莲司作为挡箭牌。事后韦莲司非常生气给胡适写信时还埋怨他不够开通,不懂风情。其实胡适并非不懂风情,他也是爱着韦莲司的,他们之所以未能如愿,其因由一是母亲的叮嘱限制了他的勇气;二是韦莲司的母亲反对异国通婚。 第二个是曹成英。 曹诚英,安徽绩溪同乡,是胡适三嫂的妹妹,在他与江冬秀的婚礼上被请来为江冬秀做伴娘的。胡适对比自己小11岁的小表妹颇有好感。年4月,由于曹成英的婚姻失败而离异,胡适于上海参加完一个会议后就到杭州女师去看望曹成英。假期在杭州烟霞洞的和尚庙租了房同居在一起。每日情感甘之如饴。三个月后,胡适回到北平,向江冬秀提出离婚。江冬秀以杀死两个儿子相威胁,胡适便只有委曲求全,不敢再提离婚之事。曹诚英也只好将她与胡适的爱情结晶堕胎。 好吧,关于这首歌的故事终于算是告一段落了。 那,你现在再听这首歌的时候,再看一遍歌词中未开的兰花,再想一次命运中未了的缘,是否能理解到歌词中的那种淡淡的惆怅。这惆怅可能是关于回忆,也可能是关于人生,更加有可能的,也许是那个你从小就一直听过的,但是你一直还不曾弄懂的“缘分”。 好吧,“缘”如此,“分”如此,“缘分”亦如此。 偶然间的相遇既是缘,你敬我一点,我敬你一点,这便叫做分。但是这还不够,关于缘分,还需要的是恰到好处的时间,能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另一个合适你的,这才是真正的缘。 晚安 兜兜/12/20 P.s.素材来源于网络。 兜兜赞赏 人赞赏 人喜欢治疗白癜风的土方白颠病的危害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zw/1778.html
- 上一篇文章: 史上最全翡翠挂件含义
- 下一篇文章: 原声带珍藏新白娘子传奇片头曲,片尾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