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安全越冬之通风浇水和施肥

面面通风:兰花喜通风和新鲜空气,以促进新陈代谢。古人云:“养兰面面通风为第一要义”。

面面通风是:兰室场地要通气,盆内植料要通气,盆底要透气,兰花方能得气。得气是养好兰花的关键。尤其在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风雪不断出现,兰室需要封闭,做好防冻保暖工作,这是必要的。但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不解决通风透气问题,就会影响兰花的呼吸作用,阻碍新陈代谢,引起病虫害的发生,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兰室要有通风设备,定时开放。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时,要及时打开窗户,导入新鲜空气,达到面面通风又透气,促使兰花健康生长。

浇水不湿:“夏、秋不可干,冬、春不可湿”,这是前人总结的养兰经验。冬季由于气温低,蒸发量小,兰花浇水量也要减少,使兰花体内水量降低,细胞液的浓度提高,有利于植株增加抗寒能力,冬天浇水要掌握下面几点:

控制浇水:冬天若不控制浇水,长期保持低温高湿,就会影响兰株的呼吸,造成烂根。但也不是越干越好,过干也会导至兰花空根。同样会造成生理失水,影响兰株生长发育。必须掌握好“润而不湿”的尺度。

适时浇水:冬季浇水的时机,是在盆面植料干而不燥,盆底孔润而不湿时,即为给兰株浇水的最佳时机。也就是表土已干,下层盆土微潮的时候需要浇水。冬天浇水的时间,应选择中午进行。

浇水间隔期限:冬季浇水的间隔期,一般讲:比夏、秋要延长,但延长的时间,不能公式化,要根据:不同的天气变化,不同的兰盆植料,不同的兰花品种,不同的生长情况、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地区灵活掌握。如阴雨天气,湿度高,比晴燥天气,浇水期适当延长并少浇。用泥瓦盆,水分蒸发快,比紫砂盆、塑料盆,浇水期可缩短要勤些。用仙土、砖粒等硬植料,排水性好,比兰花泥、塘泥等,浇水期限要短些,并多浇。兰花苗弱小,根系差,要比生长好的苗,浇水期限延长些,要少浇。阳光充足湿度低的环境,比阳光少而湿度高的环境,浇水期限短些,要多浇,南方温度高的地区,比北方寒冷地区,浇水期限可短些,要多浇。

其它:

用自来水浇兰花,宜往水里滴点食用米醋。一可使土壤酸化,使兰叶增绿亮丽,二可杀灭盆土里的病菌、害虫。

冬天勿用冷水浇灌,水温要和室温相近,以8—10度为宜。如果水温过低,对兰根刺激性太大,会伤及兰株。可以加适量的热水提高水温。

总之,冬季兰花浇水,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实践中去探索、去思考,去研究,去领会,要灵活掌握,“只有统一的浇水道理,绝无统一的浇水方法”。千万别照搬硬套。

根外追肥。冬季要控制施肥,适宜低浓度的以磷钾肥为主的根外追肥。

冬季兰花处于休眠半休眠状态,根的吸肥能力微弱。如果像秋季一样继续施肥,兰根不能及时吸收,基质中的肥料浓度增加,容易产生肥害,损害兰根。因此,冬季要控制施肥。但,只是控制,不是不施,因为兰花新陈代谢,还日夜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这种呼吸作用,不停地消耗养分,需要及时补充,否则,只靠球茎内贮藏的有机物来维持生命活动,就会入不敷出,削弱兰花的抗寒能力,给兰株带来冻害,而且会严重影响生殖生长。所以要及时进行根外追肥,使肥料直接从兰叶吸收,既不影响兰根的呼吸作用,又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及时补充有机物,使兰株健康生长,安全越冬。

根外追肥以磷、钾肥为主,可采用磷酸二氢钾、鱼精肥。同时也可掌握三要素平衡的低浓度复合肥,有助于兰蕙的生长开花,如花宝一号、二号,喜硕,植全等。

兰花生长在温带和亚热带的山林地,冬去春来,年复一年,繁衍生息。在山地有着温暖而湿润的地气保护,地面还有枯枝败叶的覆盖保暖,适应这种生境的兰花,冬季一过,春风吹又生,又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家庭盆栽兰花,与原生种及其生境不同,经不住严冬酷寒的侵袭,必须入室养护,才能安全越冬。

分篇短文,此为第三篇,由“入冬如何管理兰花”长文整理而来,感谢原作者。如有不妥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兰花的安全越冬管理,就是从保温、浇水、控肥、增光、通风、防病除害等方面综合管理。(待续)

——是一首流传了几百年的古琴名曲,反映的是一种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音乐形象生动,精确。乐曲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出对追逐名利者的鄙弃。乐曲采用渔民和樵夫对话的方式,题材集中精炼,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曲调飘逸潇洒,描绘出渔樵在青山绿水中悠然自得的神态。乐曲中时而出现伐木或摇橹的声响,使人形象地联想起渔樵生活的情景。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专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zw/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