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杨

在兰花管理上,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恐怕要数怎样浇水了。这是因为,兰花是肉质根,水浇多了容易积水,浇的不及时又可能空根。

出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难以准确判断盆土的干湿程度,导致浇水的盲目和混乱,最后导致养兰失败。在与很多兰友交流中了解到的情况也确实如此,出问题的兰花总体上是旱死的少,浇死的多。有人说“不会浇水,就不会养花”,可见花的浇水有多重要。

中国兰花属于地生兰,肉质根。在原生地,兰花栖身于山林之下,山坡之上,兰根或扎入沙石缝隙里,或匍匐于浅薄的沙土层中,四周开阔,空气流通,根系散漫,营养面积可达到平米级。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里,野生的兰花几乎从不存在受水浸泡而烂根的问题。

而在人工种植条件下,兰草的根系被限制在了狭小的容器内。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透气性再好,也无法与原生地的排水条件相比。要么烂根,要么空根,是最常见的问题,这虽是两个极端,结果却是一样严重。

如何浇水?

兰花“三结合”浇水法效果好

关于兰花究竟该怎么浇水的问题,不管是之前还是现在,都有大量的文字资料和网络信息介绍。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观点,一是“干兰湿菊”的理念,第二是“干透浇透”的原则。

其中的道理讲的确实很清楚,也很明白,问题的关键是可操作性不强。比如盆土干到什么程度才算干?怎么掌握干透与湿润的标准?浇水时具体拿什么作参照?

诸如此类,都让人感到迷茫。甚至还有的文章说什么在哪个季节里,几天几天浇一次,每次又是哪个哪个时段浇等等,更是让人费解。既然一再强调兰花浇水的原则是“干透浇透”,那又怎么能提前就可以固定下来浇水的时间呢?显然这是自相矛盾的,这样的“指导”,对养花者很不负责任。

兰花种植中,自然环境,养植条件的不同,盆土干湿的快慢速度也必然不同。比如使用的植料,天气的阴晴,气温的高低,湿度的大小,遮阴的程度,摆放的位置,甚至花盆的材质,大小,季节等等,都要求浇水必须具有灵活性,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绝不能千篇一律,死搬教条,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我种植兰花已有十几年的时间,植料用的都是山上的腐殖土掺粗河沙。每年十月至次年四月露天放在院里,五月初到九月末再移到走廊内侧的花架上。这个地方既受不到太阳直射,散射光也极少,但光线明亮充足,通风较好。

在浇水方面,我一直秉持“干兰湿菊”理念,为了做到“精准”把握干湿的度,也尝试过许多办法。起初主要是以盆土表层土的干湿为参照,看表土发干就浇水,同时,还通过敲盆壁听声音来判断盆内水分的多少。

但通过实践,发现上述方法并不准确,往往是面上干,里面湿,花盆的材质五花八门,听声音更是难以确认。

一次偶然的发现,让我觉得通过观察花盆排水孔倒是个不错的方法。兰盆浇水后,刚浇过水的兰盆一般在透气孔周围都有明显的水迹,随着水分的减少,水迹范围逐渐缩小,直到最后完全收干,就表明盆土已经“干透”了。

这个过程按照花盆材质的不同,遮阴程度高的地方,大约需要五到七天的时间,阳光强的地方,可能要二到三天或者更短一些,运用时要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现在我保持着四到六天浇一次水,实践证明这样做符合“干透浇透”的要求。兰花基本没有烂根的情况发生,而且发苗多,兰株旺盛。

这样掌握浇水,可以归纳为“三结合浇水法”,具体说就是通过“一探二敲三看”来确定浇水时间:

一探,就是用竹(木)片(金属工具易伤根,要慎用)探进盆土约五厘米深处,翻上来的土如果湿润,表明盆内湿度尚可,反之,就说明已经干了;

二敲,用指关节敲击盆壁听声音,若空洞,就是已干,若发闷,则尚湿;

三看,就是通过观察花盆的排水孔判断盆土的干湿,一般的高筒兰盆盆壁四周都留有侧孔,如果孔周围有湿润的印迹,说明里面水分还多,一旦看不见水印了,就可以放心的给水。

这个办法,能够互补印证,得出的结论比较准确,又比较简单。虽然有时给水会稍迟些,但对兰花的影响大可忽略不计,毕竟养兰首先要保证兰花的安全,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浇水方法主要指春夏秋季。冬季对养兰有特殊要求,可以另当别论。

以上观点只是个人的一些切身体会,一家之言,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探索的地方。同时,各地条件不尽相同,本文也只是本着与大家交流相互学习的目的,内容仅供参考而已。

之所以急于要分享给大家,主要是考虑到盛夏正是兰花管理的关键期,浇水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篇小文如果能对兰友们有所帮助,那将是我莫大的荣幸。

-完-

内容

老杨

图片

老杨小张

编辑

大力

我是这样养蕙兰的

我所认识的春兰与蕙兰

兰之缘

夏季花卉管理经验谈

庭院随笔-上篇

庭院随笔-下篇

随心而记,随缘而写,分享生活,记忆人生。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zw/9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