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方案vsPTCy方案多
: 国家中心牵头多中心临床研究,比较清髓性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方案(G-CSF/ATG,北京方案)和PT-Cy方案治疗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SAA)。 采用回顾性巢式对照研究对两种方案进行比较。以PT-Cy组为试验组,北京方案组为对照组(1:4),匹配条件:年龄±5岁、移植年份±2年。PTCY组20例,北京方案组80例。 相对于北京方案组,PTCY组粒系植活时间延迟(16天(范围:13–20天)vs.12天(范围9–25天),P0.),血小板植活时间、粒系及血小板累计植活率、OS、FFS及GVHD累计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发表于SCIENCECHINALifeSciences(IF=4.),通讯作者为黄晓军教授,第一作者为许兰平教授和付斌教授。 作者介绍 第一作者许兰平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医院血液科副主任 共同第一作者付斌 付斌,男,副主任医师 医院临床医学博士毕业。先后在医院、美国耶鲁大学、美国M.D.Anderson癌症中心做访问学者。 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 医院毕业后医学教育办公室主任 湖南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委员 湖南省骨髓衰竭性疾病协作组组长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分会青年委员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南省儿科医师协会血液学分会干细胞应用学组顾问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个案管理分会第一节常务理事 第一届湖南遗传又学会罕见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毕教执委会培训质量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ATG方案和美国PT-Cy方案是当前全球两种主要单倍型移植平台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是一种严重骨髓衰竭性疾病,病情凶险,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方法。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团队在单倍型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方面做了系列工作,先后探讨了:单倍体移植在儿童患者和成人患者中的疗效,在儿童和成人患者中单倍体移植与基于ATG的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比较,单倍体移植在一线治疗和非一线治疗中与同胞全合的比较,以及单倍体移植治疗SAA的供者选择等等,研究结果发表于JHO、BJH、BMT等杂志。以G-CSF和ATG为基础单倍体相合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方案(北京方案)获得了稳定的植入和85%左右的FFS,为国内最常应用的移植方案;近几年随着美国PT-Cy方案的报道,国内也有少数单位在尝试,但哪种方案能使患者更加获益尚不清楚。 LuznikL年在NatRevClinOncol撰文总结:全世界单倍型为三大平台:即去T单倍型移植(TCD),和不去T的G-CSF/ATG方案、PT-Cy方案。TCD平台最早建立,但是因为免疫重建差、复发率高,总体生存未达到同胞相合一致疗效,应用逐步减少。国家中心、北大血研所始创G-CSF/ATG方案,从年开始单中心回顾、多中心前瞻等系列研究证实可以取得与同胞相合、非血缘相合一致的疗效,得到了韩国、意大利、以色列、日本等全球10余个国家、地区应用验证,年被世界骨髓移植协会(WBMT)命名为“北京方案”,德国学者HandgretingerR在Blood撰文指出:“北京方案”覆盖全球一半以上单倍型案例。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始创的PT-Cy方案也在年以后发表单中心、登记组资料系列研究证实取得与同胞相合、非血缘相合一致的疗效。北京方案和PT-CY方案的近10年的全球推广促进了单倍型移植全球的繁荣发展:单倍型自年开始成为中国排名首位的异基因供者来源,目前占比超过60%;而欧美的单倍型也从异基因移植总量不足5%提升至目前近20%。年意大利著名血液学家A.Bacigalupo教授在欧洲骨髓移植学会(EBMT)网络继续教育(EMBTE-learning)评述:中国ATG方案和美国PT-Cy方案是当前全球两种主要单倍型平台。 前期研究显示,在清髓性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恶性肿瘤中,与PT-Cy方案相比,G-CSF/ATG方案(北京方案)不仅能获得更好的植入、更高的无疾病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而且显示出较低的非复发死亡率。两种方案的II至IV度和III至IV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和重度cGVHD发生率均相近。(TangFeifei,etal.) 迄今为止,清髓性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中G-CSF/ATG方案和PT-Cy方案治疗重症再障的临床结果的比较尚未有报道。这两种方案适合的病人群以及在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如何去选择这两种方案尚无定论。 国家中心牵头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对比北京方案和PTCY方案 本研究采用多中心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比较了两种移植模式下患者的预后。研究共纳入CBMTR中年3月1日至年6月30日期间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SAA患者,研究随访至移植后1年。其中20例患者接受PT-Cy方案,按照1:4配对80例接受北京方案的患者匹配条件为年龄±5岁、移植年份±2年。研究终点包括:植入率和植入时间、1年总生存期(OS)、1年无植入失败生存期(FFS)、急性GVHD(aGVHD)、慢性GVHD(cGVHD)。结果显示,相对于北京方案组,PTCY组粒系植活时间延迟,血小板植活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T-Cy组和北京方案组,28天累计粒系植活率分别为%和96.3%±0.06%(P=0.),28天血小板累计植活率分别为90.0%±0.62%和93.8%±0.08%(P=0.),植入失败累计发生率分别为5.6%±0.31%和2.5%±0.03%(P=0.)。 PT-Cy组和北京方案组,1年OS分别为89.1%±7.30%和88.5%±3.60%(P=0.);1年FFS分别为83.8%±8.60%和87.3%±3.80%(P=0.)。多因素分析中,PTCY组在OS(HR=0.46,range:0.07–3.03,P=0.)及FFS(HR=1.46(0.31–3.21),P=0.上并无优势。 PT-Cy组和北京方案组,II–IV度急性GVHD分别为15.0%±0.68%和32.5%±0.28%(P=0.);慢性GVHD分别为27.9%±3.07%和20.7%±0.23%(P=0.);广泛慢性GVHD分别为5.9%±0.35%和2.7%±0.04%(P=0.)。多因素分析中,PTCY组在降低II–IV度急性GVHD方面并未显示出优势(HR=0.34(range:0.10–1.19);P=0.)。 本研究发现对于接受单倍型移植的SAA患者来说,基于北京方案在粒系植活速度上具有优势,两组的OS、FFS、GVHD差异无统计学差异。这项研究是首个专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单倍型移植PT-CY方案与北京方案对比研究的报告。 研究者解析: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方案需要继续探索 许兰平主任医师介绍,尽管本研究证明了在清髓性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中,PT-Cy方案单倍体移植治疗SAA比北京方案粒系植活更慢,且在GVHD预防和OS、FFS中并无未呈现出优势。但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且研究组的病例数量较少,患者随访期也比较短;因此,两种方案的比较需要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同时,国家中心和欧洲的前瞻研究均证实,在部分患者(如移植物抗宿主病高危的旁系供者移植)中将G-CSF/ATG方案与PT-Cy方案结合可以改善预后,提示未来单倍型移植平台可能在冲突争锋中,通过相互融合达到更佳疗效。 原文链接: Xu,L.,Fu,B.,Wang,W.,Xu,Y.,Wu,D.,Wang,S.,Liu,Q.,Xia,L.,Gao,S.,Jiang,M.,Wang,J.,Zhang,X.,Bai,H.,Chen,H.,Li,C.,Huang,X.().Haploidenticalhematopoieticcelltransplantationforsevereacquiredaplasticanemia:acase-controlstudyofpost-transplantcyclophosphamideincludedregimenvs.anti-thymocyteglobulincolony-stimulatingfactor-basedregimen.ScienceChina.Lifesciences,63(6),–.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zw/9666.html
- 上一篇文章: 留下脐带血,关键时刻救家人自存脐带血应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