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校园民谣被遗忘回不去的年代,罗大佑已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这就是我们曾经的校园民谣,曾经最爱唱的歌谣。 清新、优美、活泼的旋律,多少代人的纯真回忆呢? 校园民谣,流行音乐领域上最受年轻人喜爱的一种类型,从上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半个世纪了。 从兴盛到衰弱,经历了几代歌手,几代音乐人,几代歌迷。 如今,校园民谣的概念越来越远,剩下的都是一些网络神曲,还有那些发音含糊不清的Trap音乐,等等等等。 有人说,喜欢老歌,虽然总被认为是古板守旧,但现在的歌曲真的是让人听不入心,过耳就忘了。 从70后到90后,我们或许很多人都经历过了一个美好的青春岁月。 玩过家家的游戏,玩俄罗斯方块或者超级玛丽,去录像厅看港台电影,穿喇叭裤,扛双卡录音机在街头村尾尽情摇摆。 这就是我们的记忆,然而录音机里最爱放的自然就是刘文正、邓丽君等人的歌曲了。 唱着青春的歌曲,说着青春的故事,这或许就是台湾民谣带给我们的一种心灵抚慰,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青春不张扬?谁的青春不流泪? 校园民谣起源于台湾的70年代,后来就流行到了大陆,以及整个华语地区。 许多人可能比较熟悉的是罗大佑、刘文正、齐豫等人,熟悉的可能是《恋曲》、《三月里的小雨》、《橄榄树》、《诺言》、《龙的传人》《蜗牛与黄鹂鸟》等歌曲。 (左一叶佳修,还有蔡珍、齐豫等人) 但台湾的校园歌手其实还有很多,如银霞、杨林、叶佳修、赵树海、潘安邦、蔡琴、李建复、李秦祥等都是代表人物。 以及后来风靡华语乐坛的小虎队,他们的歌曲都是受到青少年人的喜爱,也算是校园歌曲的代表,成为时代的记忆。 (叶佳修) 其中,叶佳修被认为是台湾校园民谣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品就是《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爸爸的草鞋》还有《思念总在分手后》等经典歌曲。 叶佳修是一位创作型的歌手,被称为音乐诗人,他的歌曲集合了很多经典的古词诗,在描写山水田野间,其实歌颂的都是生活的真善美。 正如新加坡的著名音乐人梁文福,创作的歌曲也是非常诗意,充满了古典的唯美。 叶佳修创作的《乡间的小路》给张明敏唱红了,《外婆的澎湖湾》给潘安邦唱火了,以至于歌迷们有时候会忘记了真正的创作者。 再说到刘文正,是他把校园民谣发扬光大了,他同样演唱了《乡间的小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歌迷们最为认可的就是刘文正演唱的版本。 刘文正在年正式出道,发行了音乐专辑《诺言》,之后一边演电影一边做主持工作。 但刘文正在音乐方面的成绩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成就最高的。 他的代表作品《兰花草》《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三月里的小雨》《闪亮的日子》《迟到》等歌曲。 刘文正的歌曲,旋律轻快明丽,活泼健康,特别是他的几首代表作品,确实是百听不厌。 本以为刘文正会在乐坛多停留几年,真正把校园歌曲推向一个巅峰时代。 但他才纵横乐坛十来年,就慢慢从歌手转型到幕后,最后直接就关闭了公司远走美国,从此不再过问乐坛的江湖事。 刘文正洒脱的性格,也是多方面的,或许是因为家族人员都已经在美国了,又或许他已经厌倦了乐坛的起起落落和风风雨雨,又或许他想把最美好的一面留给歌迷。 总之,校园民谣的历史,少不了一个刘文正,是他的歌曲留给我们有珍贵的青春记忆。 (罗大佑) 还有不得不提的罗大佑,他是台湾真正的音乐教父,从年开始创作歌曲,一步步走向成功音乐人的巅峰之路。 罗大佑的歌曲,总是有一种悲天悯人、胸怀家园的时光情怀。 从《乡愁四韵》到《似是故人来》,从《恋曲》到《恋曲》,从《光阴的故事》到《昨日遗书》,罗大佑的创作风格多变,但总离不了对岁月和光阴的执着与歌颂,以及对人情和世事的抒发。 罗大佑的代表作品,很多很多,许多歌手唱着他的歌曲而走红,而他自己演唱的也一样成为经典。 《青春舞曲》《光阴的故事》《明天会更好》《一样的月光》《是否》《之乎者也》等这些罗大佑的歌曲,成为无数追梦青年人的青春旋律。 (老狼) 但时光如水,曾经的梦想,曾经的校园民谣已经渐渐远去。 而在大陆,写出《那些花儿》《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让世界充满爱》等歌曲的老狼、郭峰们,已经不再活跃。 我们还有什么歌曲,才是真正的校园民谣呢? ---END---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jz/10902.html
- 上一篇文章: 石屏县大桥乡做实四大支撑衔接乡村振兴
- 下一篇文章: 如果浪姐有内幕,海陆刘芸和她不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