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草也叫兰花,其叶子柔软翠绿,花朵洁白精致,花香清新悠远,给人以优雅高贵的感受,观赏价值很高。今天,小编整理了一些养兰常用的入门术语解释,同大家一起学习。

1、芦头

芦头,是指兰花的假鳞茎,在叶与根的连接处。芦头是兰花的养分贮存所,也是花芽与叶芽的老家,芦头膨大的过程叫“结头”。我们常常建议种植兰花时,把芦头露出一些,就是为了增加它的呼吸能力,有得多发苗与孕蕾。兰花茎腐病就是从这部位感染病菌的,增加通风可以大幅降低这种染病风险。

2、水晶头

水晶头,兰根前端生成的新根系,在干湿合适的土壤中呈水晶样的半透明白色。这是兰花移栽后服盆的最基本表现,水晶头多而壮也可以理解植料与水管理比较好。植料过干时会变成枯白色,植料过湿会转为深黄色直到黑色而腐烂。

3、龙根、龙蛋

龙根与龙蛋都是实生苗的表现,是由兰花种子在土壤中萌发而成,在兰苗幼期为小苗的生长提供保障。所以一般龙蛋大的野生小苗都比较健壮,龙蛋在三年后兰苗长大时会退去,那时它的养分已被兰苗耗光。

4、筋、空根

兰根的内部机构由外面的表皮、中间的皮层和最中心的中心梗组成,中心梗又叫“筋”,如果兰花盆土长期偏干或其它原因会导致兰根中间的皮层部分空掉,只剩外面干瘪的表皮和中间的筋,这种现象叫“空根”。

5、叶裤

“叶裤”又叫叶甲、叶鞘、脚壳、脚鞘、甲壳等,是在兰叶或兰芽的最外层比较短小呈鞘状的叶子,对兰叶和兰芽起到保护作用,一般两年后会逐渐枯掉。

6、指环

“指环”又叫叶柄环,在兰花芦头往上1-4公分的叶片处有一层深绿色的圈,俗称假指环,又叫叶柄环、手指环等,学名叫“叶节”。一般春兰、建兰等品种假指环比较明显,蕙兰则不太明显,一般叶片枯萎的时候会从假指环处断裂。

7、中骨、行龙

叶脉想必大家都清楚,这里不多解释,而兰叶中间最粗大的一条主叶脉在兰界叫“中骨”,中骨两侧的纵向凹陷叫“行龙”,中外两侧较细的叶脉叫“侧脉”,中骨和侧脉由叶基平行到达叶尖的分布方式叫“平行脉”。

8、舌、肩、鼻

兰花的花梗又叫花箭、花葶,由下面的“花轴”和上面的花柄组成,花柄的基部与花轴相连的外面有一层“苞衣”,又叫“壳”;花柄上面是花朵,花朵由外轮的三枚萼片、内轮的三枚花瓣和中心的蕊柱组成。其中中间上方的一枚中萼片叫“主瓣”;下面的两枚侧萼片叫“副瓣”,副瓣的形态叫“肩”,有上品“一字肩”、次品“落肩”、贵品“飞肩”等形态;内轮上面的两片花瓣叫“捧瓣”或“捧心”;最下面的花瓣叫“唇瓣”,兰界俗称“舌”,唇瓣上的色晕叫“舌苔”;中间的蕊柱是由雌蕊和雄蕊合生,叫“鼻”或“鼻头”。

9、下山草

下山草,是指第一次下山的野生兰花,根系比较散乱,苗形不一。下山草抗性好,易种易养,得病害少。因为从未有人见过花,所以养下山草对于花的开品有比较高的期待值。

以上的术语解读,主要是针对兰花各部位的结构来写的,小精致想尽量以通俗的语言解释出来,给初入门的兰友扫扫盲,做个参考,更多的进阶术语还在整理中,以后另开篇幅。无奈水平有限,文中难免会有错误和词不达意之处,还请朋友们在评论区予以批评指正,让我们共同进步!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同一款酒,为什么有时口感不一样?红酒好不好,看这一条东西就能清楚中国兰花

兰花度夏的2大问题中国兰花

入夏兰花需“润养”,这“三位置”留点水,“撒欢长”花开小半年中国兰花

怎么看叶子来分辨,兰花是否生病及烂根!中国兰花

10个人养兰花,9个被专家“忽悠”过,外行人眼中的6个养兰误区!中国兰花

利用封闭式阳台养兰者而言,必须做好的度夏工作中国兰花

兰花分月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中国兰花

蕙兰养植的绝窍中国兰花

看叶尖识花品中国兰花

蕙兰挑选要诀集锦中国兰花

各种兰花生长习性和栽培管理对照表中国兰花

如何养好蕙兰中国兰花

兰花叶尖枯焦的6种原因及处理办法处理中国兰花

关于兰花的氮、磷、钾、铁中国兰花

光照对兰花的生长有什么影响中国兰花

兰花选草要素中国兰花

王传胜:初学者如何购养兰花中国兰花

细叶寒兰鉴赏中国兰花

蕙兰挑选要诀中国兰花

使兰花快速服盆的方法,太好用了!中国兰花

兰花怎么养:兰花服盆的表现中国兰花

《兰蕙镜》中国兰花

蕙兰挑选要诀中国兰花

朱峰山:兰花的家庭栽培与养护中国兰花

龚雪云:也谈弘扬国兰文化中国兰花

兰花选草要素中国兰花

兰花病症的识别和判断中国兰花

兰花鉴赏“赌草”附:细花和行花中国兰花

兰花叶片呈"软塌塌"的状态是怎么了?如何改善呢?兰以载道

淇兰:构建中国春兰的精神生态中国兰花

叶章龙:国兰与兰文化中国兰花

李贵:兰花档次鉴赏香祖兰因

邱春兰:在人间——年浙江寒兰网络展?部分兰花写意中国兰花

教你写意兰花的画法:兰花叶和兰花花头的画法兰以载道

邱春兰:国兰文化的多维向度香祖兰因

淇兰:她比兰静,兰比灵魂静中国兰花

林美娥:兰花盆栽养护技术中国兰花

汪文忠:君子笔下的“中国兰文化”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jz/8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