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好摄农夫,一个喜欢野生兰花的农夫,用自己的实践与实例说事,如果喜欢就点个赞留下你的评论。

前言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因为前几天一位兰友与我的聊天。他说花了很少的钱买了一苗名贵兰花,还拍了照片给我看。可以看到照片后,真不知道如何说才好。毕竟他是以壮苗的价格买来的,如果实话实说怕他心理上有些不好承受。

这个问题其实以前也常有兰友问我:同一株兰丛上分下的苗,其价值是否完全一样呢?答案肯定是不一样的,俗话说的好:龙生九子,九九不相同。兰苗也是如此,虽然品种一样、母苗一样,但分苗后每一棵兰苗的价值都不会是相同的。

有些兰友可能是初养兰花,在引种的时候考虑到价格原因,只要确定是品种不错,总是希望挑选便宜的兰苗。也有的朋友在引种时注意的是花开如何,只要看到花的开品,就觉得引种没有错。事实上这里面的讲究是非常大的,引种时的一些小差异,直接导致种植以后的复壮成苗,可能会相差几年。

今天就这个话题,我特地去找了一棵兰花,是去年下山种植的蕙兰。从它的苗情上可以清晰地看出,兰苗是如何区别壮与弱的,壮弱苗之间究竟有哪些差距?为什么我们一直建议引种兰苗时,一定要选前垄壮苗,而不要贪图便宜选老而弱的后垄苗?

一、兰苗的前后垄

兰花在自然生长下有一定的生长方向,直白地说就像行进中的军队一样,在前面的先锋队总是战斗力最强的,这就是前垄苗。而在后方的,一般都是老弱兵力组成的给养部队,战斗力可想而知了。

兰花苗也是如此,它会沿着生长方向输送养分,而在生长方向后方的就会缺少养分的供给。加上后方的老苗由于苗龄原因也渐渐趋于退化,所以再萌发下一代的可能性就低很多了。如果用一个家庭的关系来形容,前垄苗就是家庭中的壮劳力,后垄苗就是老年一代人。

二、先天性的壮苗

下图就是今天的主角,蕙兰的前垄苗,今年萌发一个壮实的新芽。在新芽还未出土的时候,它的小芦头上就分蘖出一个根芽点,并且母苗也同时分蘖出一条新根。这就相当于这个小新芽在幼年期,就已建立自己的养分供应系统。

如果用人类来说的话,就是还在腹中的孩子,家长就已经给他买好了足够一辈子使用的生活基金,想想这样的生活就让人羡慕吧。这就是前垄壮苗的先天性优势,而后垄苗是不可能有这条件的。

兰花的生长节奏就是这样,强者愈强。当壮年的前垄苗发新芽时,通常都会跟随着长出一两条新根。而老弱的后垄苗,自身的根系都不健全,就算它有这方面的想法,也因为能力有限而达不到。

试想一下,一个自己都已接近退休的老人,如果再想生养下一代来抚养,他的各方面能力都会有所限制,那么必然会影响到下一代的初期营养。这样先天性缺少营养环境下成长的下一代,想要多健壮当然是很难的了。

差距有多大?

图片中的这棵蕙兰就是本文的主角,它是由一棵下山老苗(现在称后垄)和两个新壮苗组成的。如果我们要将它单分成三株,那么新壮苗分切下来种植后,复壮长苗会很快,而且可能当年都会开花,最起码在两年后可以长成一盆至少4苗以上的壮草。

但那个老苗单分以后,即使养护管理得再好,就算它还有萌芽的能力,但要想复壮并且开花,最少是在三四年以后的事情了。也就是说,同一株兰丛中分下的苗,在同样的管理条件和水平下,想要达到同样的苗情标准,期间至少会相差三年时间(前提还是后垄苗能养活)。

总结:看到这里,相信很多兰友明白了,为什么以前的引种苗很难养好。可能你还在纠结自己的植料是否正确,还要怀疑自己的管理方法是否科学,或许也在考虑尝试各种不同的肥料。但在没有搞懂兰苗问题之前,可能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

以上也只是好摄农夫自己所经、所见的一些看法,见解可能有些片面与局限,仅供兰友参考。如果还有其他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好摄农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jz/8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