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兰花的期待和畅想
弘扬国兰文化,传播兰花知识 扑朔犹疑天霸龙,高东山麓隐灵踪。天姿独具堪称帝,白爪初生散马鬃-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 了解兰文化、传播兰文化,发掘兰文化,研究兰文化已成为当代审美文化、园林文化、花卉文化、休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现代市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县兰花、兰文化产业还存在认识不到位,生产规模较小,兰花市场尚待规范,兰花生产与消费矛盾突出,“市花不花”等现象。要改变这些现象,有关专家提出一些观点,值得借鉴。观点之一兰花要进入寻常百姓家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县兰花从业者有人,多户农户从事兰花的收集、驯化,但这些人绝大多数在漓渚。不可否认,我县一些地方,养兰爱兰的人在增加,但作为兰文化的起源地,在爱兰、养兰、赏兰的普通老百姓却很少,他们更多的是只知其名,不见其形,不闻其香。有的人喜欢,买了一盆兰花,但没过多少日子,因为不懂得养兰之道,兰花植株就枯萎了。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稍有档次的兰花价格偏高,老百姓不懂得养兰的技术,有的老百姓不知道兰文化的魅力。对此,有关专家认为有关方面应该加大对兰和兰文化的宣传和传播力度,让普通人知道兰文化的魅力,知晓种兰养兰的技术。去年经县人大常委会批准,兰花被列为“敬师花”,他们认为能不能可以再扩大兰花的教化功能,作为移风易俗的载体,可以作为孝敬老人的“敬老花”,欢度春节的“年宵花”、“报岁花”,送给妇女三八节的“礼仪花”,到医院探病人的“健康花”。要让兰花进入百姓家,还要实行规模化生产,大型的种植基地,有龙头企业带动,把一些具有大众化、观赏性、有档次的兰花,能够实行规模化、工厂化生产,把兰花的价格降下来,能够让一个普通家庭买得起一盆兰花。对一些居住在公寓楼里的居民,可以引导发展“三台”园艺,悉心传授技艺,能够利用阳台、露台、窗台,种养兰花,让兰花的雅致和清香点缀居民的美好生活,成为和谐社会的一大景观。观点之二兰花融入新县城在县行政中心大厅内,有一处兰花的雕塑,只见它枝叶伸展、兰花盛开,给大厅增加了雅致的文化气息。但让人遗憾的是,这样的雕塑,在县城其它地方难觅了。“现在县城连一个花鸟市场都没有,不用说兰花了,要买兰花必须到绍兴花鸟市场和杭州的吴山广场花鸟市场,这与一个县城的城市品位不相符合的。”有爱兰者这样认为。记者在街头的一些鲜花店、艺术品店,也很少见到兰和兰文化的踪迹。有关专家认为,柯桥作为越文化背景下的新兴县城,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十分有必要赋予兰文化的元素。他们认为,在办好兰博会之外,当务之急是在适当的地方如去年竣工的管墅直江边的蠡园广场,哪怕在城郊,建设一个花鸟市场,能够让普通市民不出城就能够买兰、赏兰、闻兰香,买到与兰文化有关的器具。要开设一家兰文化博物馆,使普通市民参观后,能够学习养兰知识,品味兰文化,在无形中得到兰文化、兰精神的熏陶。该馆可以选址在正在开发建设的“两湖”区域。要与柯桥的城市园林建设结合起来,可以命名一些与兰文化有关的小区和街路,在街头建设设置兰文化的建筑物、雕塑、壁画等。要把兰文化融入城市,可以和餐饮业、娱乐业、纺织业等结合起来。有人甚至提议,能否恢复绍兴市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举行过的“兰花小姐”评选活动,从而提高普通市民的参与度,使柯桥变得更加现代、开放和时尚。观点之三开辟兰花休闲游有人认为,从漓渚、兰亭的产业现状、生态环境、文化底蕴来看,完全可以开设一条以兰文化休闲体验为主题的特色旅游线路。他们认为,两镇特别是漓渚镇已获得“春兰故乡”、“中国花木之乡”等多项荣誉,已形成了“漓渚满目绿无涯,棠棣无处不飞花”的盛景,现在有众多的兰农,已分别建有兰圃、兰苑,他们还采取高科技养兰的办法,使兰花更具观赏性。近年来,漓渚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多次成功地举办了花卉节、兰花展,基础配套设施有了较大改善,特别是句践兰渚山种兰纪念碑的落成,兰花山庄的建成,以及兰亭镇兰渚山庄的规划兴建,为兰文化休闲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外部环境。还有一个很好的条件是,兰亭镇由于王羲之书写《兰亭序》而闻名天下的兰亭风景区,兰花休闲业可以与这一景区相配合,开设兰花销售超市,使外来游客赏兰、买兰。有人还建议,作为“春兰故乡”的漓渚镇,还应该建立一个能够集中反映绍兴甚至中国历史的兰文化史馆,使游客能够了解和品味悠久的兰文化历史。也可以考虑与发展其它花卉产业结合起来,打造由成片成方的花卉苗木基地构成的植物园,使参观者能够在花的海洋里品花赏兰。 图文/网络投稿邮箱:adminlanhua8.白癜风能不能治疗好山西白癜风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pz/692.html
- 上一篇文章: 实惠来自海南仙境的盒子怪仙婆山兰米开
- 下一篇文章: 给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的公开信建议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