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史市花白玉兰寂寞中的绽放
进入三月,白玉兰又在申城的各个角落里悄然开放。在春风带给我们城市的美好花事里,与年年网红的樱花之绚烂、郁金香之锦绣相比,作为城市颜值担当的白玉兰却不免带上了几分落寞。 在上海,拥有近株各类玉兰的闵行文化公园是上海规模最大,也是唯一的玉兰主题公园。除此之外,大面积的“玉兰林”就难觅影踪了,公园一隅、大街小巷、街心绿地成了赏花的主要去处。每次白玉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似乎更多是作为一个抽象化的符号,活在我们城市颁出的各种奖项中。 于是,对于很多像小编一样尽管对白兰、玉兰、白玉兰傻傻分不清的同学,一直都想搞清楚的问题是,上海为什么对白玉兰情有独钟?白玉兰又是怎么成为上海市花的?上海市花为什么在上海种的不多?查阅了一堆资料以后,小编尝试对以上问题作出一些解答。 上海为什么对白玉兰情有独钟? 白玉兰(Magnoliadenudata),别称玉兰、木兰、望春花等,为木兰科(Magnoliaceae)重要观赏树种,因其“色白微碧、香味似兰”而得名。屈原《离骚》名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中的“木兰”即为白玉兰。 玉兰不仅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而且在上海有长期栽培的历史,这一点可以从古籍中窥见一斑。 乾隆青浦县志卷十一·物产·花之属 同治上海县志卷八·物产·花卉之属 而光绪年间的《川沙县志》《金山县志》《宝山县志》《南汇县志》《罗店镇志》中的物产花卉之属中均可以见到玉兰的记载。在《宝山县志》中还提及有浙人在真如西北乡拓地四十余亩改良种植玉兰,并亦颇获利的事情。 与银杏等树种不同,树龄在百年的白玉兰并不多见。目前上海保留最早的白玉兰是陈云纪念馆的一株百年白玉兰。这棵白玉兰树高8.7米、胸径72厘米、冠幅6米树,龄达百年以上。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古树名木。这株白玉兰陪伴陈云童年生长,是历史的见证、活的文物。现在百年白玉兰长势良好,今年又迎来了满树玉蝶的景象。 到了民国之后,白玉兰更加融入上海市民的生活,时尚的上海人不仅种树赏花,还取其味做成糕点,取其香制成香水。 民国食谱:白玉兰糕的做法 鮮白玉兰花四两许。去其蕊。入日椿之。成淡黄色之浆汁。加以菱粉,做成白玉兰糕。 申报年4月28日 民国香水:双妹老牌特等上香水 爱花之人惋惜白玉兰花期短暂,为解花落之后空留恨之憾,双妹老牌就特取白玉兰之清香制成香水,以香味来留存花意。 申报年6月7日 建国后,上海人民对白玉兰的喜爱不减。根据五十年代的《新民晚报》可以得知,上海的西郊公园、龙华公园、中苏友好大厦、人民广场、中山公园、虹口公园等处均可见到玉兰花的身影。每年早春上海人民必得去赞赏一番“早春时节,盛吐之时,真是千干万蕊,有如玉树银花,相互对映,更显的上海春天的美丽。” 改革开放后,上海人民不仅悦其姿色更知其神骨,欣赏花的外在颜色、姿容,更欣赏其早春开放,敢为天下先的奋发之意。对白玉兰更加知之,惜之。 百花齐放,白玉兰如何成为“一市之花”? 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许多城市开始评选市花市树。在短短的一年之中,苏州、常州、洛阳、绍兴、南京等城市均推选出来自己的市花。置身于此热潮中,上海市民开始自发地讨论市花市树。 《想起来上海的市树市花》出自新民晚报年3月7日 年4月由上海市园艺学会、市林学会、市植物学会联合发起,经市园林管理局、市农业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市房产局及有关单位园艺专家酝酿,提出月季、桃花、海棠、石榴、杜鹃、白玉兰等作为候选市花。 《白玉兰洁白芬芳可当选上海市花》出自新民晚报年4月2日 同日在人民公园、中山公园、复兴公园、杨浦公园等个公园设点,请市民投票评选。所得0万多张票统计,以白玉兰票数最多,桃花居次。再经专家评议,初定白玉兰为市花,根据市园林管理局《关于推荐本市市花的报告》,市人民政府于年9月9日提请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年0月25日经第八届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定白玉兰为上海市市花。 实际上这不是上海第一次选出市花。早在年,上海就曾大张旗鼓地通过大小媒体发出“征求意见表”3万份,最终选出了棉花作为上海市花。考虑到当时“实业救国”的时代背景,以及棉纺织业作为上海支柱产业的现实状况,棉花的当选显得十分的接地气。我们不妨来读一段当年棉花当选的理由,体会一下彼时上海的经济理性:“棉为农产中主要品,花颇美观,结实结絮,为工业界制造原料,衣被民生,利赖莫大,上海土壤宜于植棉,棉花贸易尤为进出口之大宗,本市正在改良植棉事业,扩大纺织经营,用为市花,以示提倡,俾翼农工商业日趋发展,达到解除经济压迫之目的,希望无穷焉。”(《申报》,年4月29日) 然而,当时间来到了70年后,棉纺织业已成上海夕阳产业,棉花早早成为明日黄花。经历了多年沉寂之后的城市也正期待着重新焕发应有的生机,选出一个新的、能够代表时代风貌和城市精神的市花,成为上海人的共识。每当大地回春,白玉兰便冒寒迎春,率先昂首绽放,朵朵皎洁,清香满溢,其敢为人先、奋发向上、洁身自好的精神风貌恰好符合我们城市创新发展的需要。 《白玉兰——上海的市花》出自新民晚报年0月25日 自从年白玉兰被定为上海的市花后,在上海举办的许多节庆活动都用白玉兰的设计图案作为装饰、宣传海报;建设工程、文艺演出、体育比赛都设立了白玉兰杯、白玉兰奖等作为优胜奖励。白玉兰已成为上海市的一种标识。 上海市花为什么在上海显的有些孤寂? 但是近些年,相比日益升温的赏樱热,白玉兰似乎有些孤寂了。玉兰树散落在城市各角落虽说处处可以看到,也几乎找不到大面积集中种植白玉兰的“玉兰林”。 是白玉兰被人们冷落了吗?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教授申晓辉的说法,这只是由于不同花卉的特性决定的。白玉兰作为上海“市花”一方面是因为这种花卉在江南地区自然分布另一方面是因为白玉兰先开花后长叶,而且花朵向上,能够体现上海开风气之先的城市精神。但从植物学的角度考虑,上海的地质多盐碱地,地下水位偏高,这些都不适宜白玉兰的生长。另外,白玉兰还对温度非常敏感,花期短,又恰逢上海多风多雨的季节,所以会感觉白玉兰比较“低调”。 如何解决这个“低调”的困扰呢?根据最近《白玉兰新品种培育研究进展》一文介绍,定向选育高抗逆性白玉兰新优品种,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然而,纵观白玉兰育种历史,多以大花、丰花、浓香以及各种花色等观赏性为育种目标,以适生性为目标的新品种培育还未见报道。 该文呼吁应广泛挖掘收集玉兰野生抗性资源,筛选特异分子标记及功能基因,建立高效、精准的抗性评价体系,筛选白玉兰育种亲本资源。针对上海特殊立地条件特征,制定杂交策略,定向培育耐高地下水位、耐盐碱白玉兰新品种是今后的育种方向。 作为上海市花,白玉兰对上海有着重要的标志意义,其“开路先锋、奋发向上”的精神意志最能体现上海的城市精神。在上海建设全球卓越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战略背景下,期待有了新的技术之后,色如玉香若兰,料峭春寒独绽放的白玉兰,今后在上海城市绿化景观建设中能够担当更加重要角色,让我们的市花在上海不再寂寞。 上海图书馆资料种类丰富,各位读者朋友无论您是想了解古籍中关于玉兰的记载,民国关于白玉兰的趣事,还是当代关于白玉兰的种植技术,均可以通过上海图书馆专业服务门户获取。欢迎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关于白玉兰的故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pz/7387.html
- 上一篇文章: 春日花馔之玉兰花
- 下一篇文章: 华丽菲尼克斯一日游元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