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样治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50516/4624589.html

学期伊始,玉兰花开

玉兰初绽

01

第一篇章——前期筹备

新学期伊始,校园玉兰花开,初一年级迎来了以“我与传统文化同在”为主题的第二期玉兰讲堂活动。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瑰宝,本期玉兰讲堂,旨在让同学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唤起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并将其传承下去,让灵魂在文化中激荡。

为了筹备本期玉兰讲堂,老师们和同学们都付出了辛苦与努力。张智慧老师带学生全程精心筹划,年级副主任冯继扬多次对主讲人的稿件提出修改建议并进行展示培训,陈忠慧主任对彩排进行认真指导。为了保证活动顺利,学生会各部门各司其职,精细设置每一个环节。在各位老师与同学们的辛苦筹备下,3月31日下午,玉兰讲堂第二讲开讲啦!

02

第二篇章——精彩亮相

本期玉兰讲堂由初一(1)班的陈冠男同学主持。初一(1)班的鲁力硕和初一(3)班的张紫萱作为本期的主讲人,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第一位是来自初一(1)班的鲁力硕同学,他分享活动的主题是“京剧文化”。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那优美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造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家喻户晓的故事情节,深受大众的喜爱。鲁力硕同学为大家详细的讲解了关于“京剧”的那些事儿,重点从京剧的起源、京剧的场面、京剧的行当、京剧脸谱四个方面,并结合视频、音频等形式来进行分享,在活动中同学们积极进行互动,丰富而有趣味。

第二位是来自初一(3)班的张紫萱同学,她分享的主题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清明”。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清明节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踏青、除尘的好时节,其名字也正是“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的意思。张紫萱同学从介绍传统二十四节气引入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的清明,与大家分享了清明节的来历、习俗、文学记录,在最后带领同学们缅怀先烈,领悟精神。

03

第三篇章——开卷有益

京剧文化

从京剧的起源出发,鲁力硕同学带领同学们追溯京剧的历史。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清代乾隆五十五年(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

专心聆听

在“京剧的场面”这一内容的分享下,同学们认识到场面主要分为文场与武场。文场以胡琴为主奏乐器,伴以弹拨弦乐、吹管乐器,拉、弹、吹兼有;武场以鼓板为主,小锣、大锣次之,合文场的胡琴、月琴、三弦,向称“六场通透”。鲁力硕同学详细地讲解了文场和武场的作用以及基本风格特点,并在其中穿插文场和武场的音频让同学们了解不同场面具有不同的特色风格。

京剧行当主要分为生旦净丑四种形式。鲁力硕同学逐一详细介绍每一行当的知识,并列举生行名角王佩瑜、四大名旦之一的梅兰芳、净行演员赵坚、丑行中当红丑角新秀徐孟珂,引领大家深入了解京剧知识。

对于京剧来说,脸谱是它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京剧脸谱主要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中形成了大约十来种基本谱式,把基本谱式作为一种程式,为各类人物的勾法提供了大致样式,从中可演变出无数个脸谱来。鲁力硕同学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京剧脸谱的谱式,并介绍不同色彩的脸谱对应不同的性格:红脸表示忠诚,有血性;蓝脸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黄脸表示智勇兼备;绿脸表示鲁莽;黑脸表示刚正不阿,富有正义感;白脸表示奸诈、凶恶或愚蠢。

在现场互动环节中,鲁力硕同学提出几个关于脸谱的小问题,同学们回答积极踊跃。

最后在聆听《穆桂英挂帅》的优美唱腔后结束了京剧文化之旅。

京剧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的"国粹"。凝聚了我国历史深厚的内涵和悠长的韵味。古往今来无数的京剧艺人都在弘扬戏剧文化,如梅兰芳创办的梅派,相声大师郭德纲创办的麒麟剧社等等。时光不歇,生活不止。古老的京剧,她的精彩其实才刚刚开始。了解京剧,传承京剧,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京剧与我们同在!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清明

张紫萱同学以提问“二十四节气有哪些?”开场,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概念。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干支历中地球围绕太阳运动,所形成的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

通过提问“同学们知道离我们最近的节气是什么吗?”引入“清明”这一主题词,并从四个方面讲解清明这一传统节气。

首先,张紫萱同学从清明节来历、寒食节来历以及寒食节与清明节的演变这三个小部分详细介绍清明节的来源。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接下来分享的是清明节的习俗。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扫墓”,另外也少不了外出“游玩踏青”。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目前我国不少地方还保留着“插柳戴柳”的习俗。清明还有一些玩的习俗,如“拔河”。“蹴鞠”,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01

02

03

了解了清明的习俗之后,是对清明的各地饮食的介绍,除了人们比较熟悉的“青团”之外,还可以吃枣糕、润饼菜、清明螺等。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因此,先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学记录——农事谚语、节日谚语以及古诗词等。在这一部分内容中,同学们了解到不同地域不同的农事谚语;在诵读中感受到《清明》《清明夜》两首唐诗所表达的情感韵味。

清明节不仅要祭奠祖先,还要深深地缅怀革命先烈们。为了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张紫萱同学带领同学们缅怀解放战争时期的刘胡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雷锋,以及近期报道的边防战士们,讲述他们的事迹,歌颂他们的宝贵精神。

最后,张紫萱同学向同学们发起倡议,倡议同学们继承优良传统,缅怀先烈,文明祭奠,让清明成为播撒文明、提升素质的窗口,让清明节成为安全、文明、和谐的节日。

在热烈的氛围中,玉兰讲堂第二期圆满落幕。无论对于主讲人还是观众,相信都是一次丰盈与成长。

04

第四篇章——期冀未来

良五校园中,玉兰花开正盛。新学期玉兰讲堂将提供更多的机会,期待你最美丽的绽放!如果你想要分享亲情趣事、颂扬英雄人物、讲述党的奋斗历程,玉兰讲堂欢迎你的加入!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pz/8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