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音乐走过近百年的岁月,一代代音乐人的默默付出,造就了今日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繁荣。在中西艺术文化的碰撞中、在传统历史文化艺术的熏陶下,不断的交流融合发展。流行音乐在不断地探索、不断的创新,东方与西方、歌剧与戏曲、世界与民族,我们走在未来的道路。

我们回顾了学堂乐歌的诞生发展、黎锦晖中国流行音乐起源、抗日战争时期救亡歌、一批流行音乐人的代表作等内容;这一篇着重介绍建国后五六十年代香港、台湾、及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

香港篇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由于战乱的原因,大批老上海的音乐人远走香港,姚敏、李厚襄、陈蝶衣、姚莉、张霞等人先后移居香港,成为香港流行音乐发展的中间力量。香港也继承了老上海流行音乐的传统,上海的“六大歌后”,除李香兰回了日本,其她都齐聚香江,将老上海的时代曲在香港传承下来。到了五十年代,又以演唱上海时代名曲出名的潘秀琼、顾媚、崔萍、静婷、潘迪华五大歌后,为推动流行歌曲在香港的最初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于是流行音乐在香港开始繁荣起来。

香港曾作为英国殖民地,在文化上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很深,同时也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香港的移民很多来自广东,所以之后粤语文化的繁荣就有很大的传承。

五十年代,香港的政治、经济逐步与国际接轨,文化深受欧美文化影响。年轻一代都在听鲍勃.迪伦、猫王、披头士的音乐。由于港人所授西方教育,“崇洋”思想日渐形成,这为后来欧美音乐文化的流行奠定了基础。

六十年代,香港社会、经济、文化开始转型,流行音乐也迎来了一个转型期。主要是香港“本土意识”的觉醒,港人开始意识到了自身优越性,迫切需要具有“本土文化”的标识,于是香港出现了最早一批有影响力的音乐人。进入60年代末期,香港第一代本土年轻人长大了,他们开始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声音。于是,许多乐队象莲花、玉石、温拿等慢慢出现。他们唱的其实大多也是欧美最流行的英文歌曲,并没有太多的本土性、原创性可言,但是人们用极大的热情欢迎这些乐队,因为,这是香港自己的声音。

直到七十年代,许冠杰的出现彻底改写了香港音乐史,他是真正开始用粤语创作歌曲,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现状、普通人生活以及讽刺时弊的歌曲。从描述打工仔的无奈,到描述打麻雀的心情,也有爱情和励志的歌曲。许冠杰常常被认为是香港第一代创作并演唱社会现实的歌手。也因此被称作是“香港流行音乐祖师”。

许冠杰年推出的首张粤语专辑《鬼马双星》揭开了香港当代流行乐坛的序幕,在年,“买到要抢”的经典大碟《半斤八两》标志香港粤语流行歌的市场正式形成。

台湾篇

台湾流行音乐的起源受到老上海流行音乐的影响,上世纪三十年代,随着周璇、蝴蝶、白光、吴莺音、李香兰等第一批歌星崛起,她们的国语歌曲很快传到香港和台湾,并产生很大影响力。四十年代,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大量的人员和物资运送到台,使国语流行音乐文化在台湾也流行起来。台湾也成为继香港之后流行音乐的中心。

在30年代,在流行音乐尚未在台湾形成前,民谣歌曲是台湾的主流音乐。台湾的传统民歌和创作民谣作为本土文化的代表,对后来台语流行歌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六十年代初,出现了姚苏蓉、谢雷、蔡咪咪、青山等流行歌手开始演唱国语歌曲。在闽南语一统台的形势下,国语歌曲开始登上舞台,逐渐在台湾流行开来。年,当时被誉为“神童歌手”的邓丽君,通过歌唱比赛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邓丽君的走红,确立了国语歌曲日后在台湾乐坛中的主导地位。由此翻开了一个国语音乐发展的新篇章。

70年代开始的台湾“民歌运动”是台湾流行音乐史上的重大飞跃。当时大量的歌星都参与到了这个运动中,刘文正、凤飞飞、高凌风、费玉清、黄莺莺、叶明德、包伟铭、齐豫、潘安邦等都演唱了大量的新民歌,比如《兰花草》,《外婆的澎湖湾》、《橄榄树》,《惜别》,《爱情》等真正的台湾本土原创歌曲,这个就是新民歌运动的由来,它为以后的华语乐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股“民歌潮”的兴起,使台湾青年人从文化上找到了自己的根。他们朴实、真诚的表演和歌唱,给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民歌运动”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虽然只经历短短几年,乐坛却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涌现出了刘文正、崔苔菁、洪荣宏、林慧萍、费玉清、郑怡、蔡幸娟、李茂山等一大批歌手,以及李寿全、马兆骏、陈焕昌(小虫)、黄大军等一大批新生代创作者。他们的介入,为流行乐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它对台湾流行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是台湾乐坛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内地篇

现在的主流观点(流行音乐史书)都认为年建国后到70年代末这段时期,内地流行音乐发展处于空白期。革命歌曲、群众歌曲是社会主流的歌曲,笔者不完全认同这样的观念,这与流行音乐的概念的界定有关。

流行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从音乐体系看,流行音乐是在叮砰巷歌曲、布鲁斯、爵士乐、摇滚乐、索尔音乐等美国大众音乐架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音乐。其风格多样,形态丰富,可泛指Jazz、Rock、Soul、Blues、Reggae、Rap、Hip-Hop、Disco、NewAge、Funk、RB等20世纪后诞生的都市化大众商品音乐。是指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而创作的音乐。它是商业性的音乐消遣娱乐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工业”现象。随着流行音乐的不断发展,“流行”的概念也不断的发展,中国的流行音乐有传统的民歌、戏曲等元素,结合西方的风格,不断地衍化。即便不是商业文化,某一时期也在大众之中产生广泛影响力的音乐,我们都把它归结为流行音乐。

这样的界定有可能使那些本不属于流行音乐的音乐,仅仅因为它们也在群众中广泛流传而都可被划归为流行音乐,如:《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马赛曲》、《洪湖水浪打浪》、《歌唱祖国》、《东方红》、《南泥湾》等。流行音乐是指被大众熟知的音乐。

内地年建国之后,音乐创作继承了“五四”以来的革命音乐传统,产生了一大批以歌唱新中国、新生活的的作品,这些歌曲有力的表现了新中国初期朝气蓬勃的时代和人民昂扬工作、生活的情绪。如《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学习雷锋好榜样》、《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等歌曲产生了广泛影响;还有为毛主席诗词谱写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西江月.井冈山》等;电影音乐《红色娘子军》、《李双双》、《上甘岭》等;歌剧作品有《刘三姐》、《红珊瑚》、《江姐》等;此外,这一时期影响巨大的则有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和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zp/11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