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一篇《兰花成交与兰花被盗的日子喜忧参半后的思考》的文章——配了袁丽平与金泓伟先生现金交易蕙兰“玉蜂巧”的现场照片,有景颇兰友如是说:“一手持兰草,另一只手捧人民币的照片,好像在兰花圈子很流行啊,看着是那么的恶心。万大师也在宣扬这种价值观吗?”我当即如是回复:“大师不敢当,普通兰花爱好者而已。我不支持露现金与酒席拍摄菜品。我曾经说过兰花大宗交易就是玩数字。”就此现象姚明先生如是说:“显摆显摆主要还是刺激消费者眼球,活跃兰市气氛的一种方式,不提倡但是也无需打压。”

姚明先生说得非常中肯,用现金来证明交易的真实性渲染一下气氛亦不为过,像几万几十万以内,并没有什么炫富的意思。当然了兰界中很多的大额交易只有当事人买卖双方与见证人知晓,局外之人根本就无法去求证的,你信他就有,你不信他就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已。

其实现金呈现也好,数字呈现也罢,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代表着双方交易的成功。例如在古代就有记载蕙兰老八种之一“大一品”的交易史实,清嘉庆年间时富商周怡庭从浙江嘉善胡少梅手中购买该花的几番周折,有诗云:“士夫气概谪仙才,座上争夸领袖来,自入江南重声价,千金不易此花魁,”详细记载了周怡庭以三千金交易的史实。另有上个世纪年郁孔昭以银元从胡七十手中购买春兰荷瓣“环球荷鼎”的史实记载。类似这样的交易在兰花古谱的记载尚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不管古代与今天,兰花的交易是以物易物还是用钱币易物,这都是无可厚非的,这是买卖双方你情我愿的事情,这只是一种交易形式罢了,旁观众人其实不必要过于解读。更不可以给对方戴上什么帽子像,铜臭,庸俗,暴发户啊!

说多了反而给人以感觉是一种酸葡萄心理,自己做不到就对别人说三道四,这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关于铜臭,任何形式的交易都是有偿的,这是离不开货币杠杆来完成的,说白了就是离不开银子与钱的字眼。说起庸俗,人们在生活中用到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以及吃、喝、拉、撒、睡,这都需要用钱来购买,甚至于以物易物来完成的,这些维系基本生活的必需品都不用,否则就是成仙的节奏了,不食人间烟火貌似脱俗了,但是生命体征就无法确保。至于暴发户心态那是一种行为了,兰界人中很多人很低调,在兰花上赚得盆满钵满千万过亿的,都是在静悄悄中完成的,你都不知道。暴发户只是代表着一种富有而失衡的心态,更是代表着一种狂妄的行为,其实这与从事哪个行业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就是正义之举,至于对方光明正大的获取了财富,是否会参与做些公益之事,那全凭他个人的思想境界,外人则不能进行道德绑架,像什么拥有财富的人不做好事就是为富不仁,这都是心态不健康的人才有的想法。富有而善于布施,这是对方的修为境界,富有而不为,这是对方的本份,大众亦没有必要非得声讨对方云云。

说白了,凡是对任何交易而获得财富的人产生的非议,这都是一种不良的心态存在。关于兰花交易中币与物的处置对待,看淡就好没有必要非得进行严词声讨或冷嘲热讽。

请加国香居公众或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zp/6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