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南丰包家和包家花园的兴衰澎湃在线
清晚期至民国年间,江西省城南昌有四家声名显赫、富甲一方的家族,包家名列首位。这里所说的“包家”,系指籍属南丰县二都吉岭包坊村的包深监(字华堂,号清冰—)和儿子包斯莹(字琼章,—)、包斯嵋(字晖章,—)、包斯献(字贡章,—),再即孙辈包发鹒(榜名应昌,字金坡,—)、包发鸾(字竺峰,—殁年不详)、包发鹤(字荃孙,—殁年不详)等凡三代、七位掌门人及其后裔。 据族谱所载,包深监系大宋孝肃公包拯第31代裔孙。包深监的先人从元朝到清同治的几百余年间,一直都是默默无闻,耕读立家。满清末年,包介福(斯莹)、包介眉(斯嵋)、包介寿(斯献)兄弟三人在家种田、砍柴、做米粉度日。因当地人多田少,借田不易,田租过重,生活艰难。兄弟三人打听到有一同乡同族名叫包学生的祖父,早年也因在家务农难以发迹,后来在南昌经商开店成了富商。于是介福、介眉前往南昌寻找出路,留下介寿在家继续农耕。他们得到同乡包学生之祖的介绍,在一家信丰米厂当学徒。 介福、介眉在学徒期间,头脑机灵,勤快可靠,经常对厂里经营管理提出合理建议,获得米厂老板赏识。便将其积蓄的工资入股为股东。 介福、介眉入股后,却仍兼做工,经常去一些官宦之家送米收帐。那时有个人称汤老爷的广昌籍卸任官,在南昌寓居。介福兄弟常给他家送米办事。汤老爷见他兄弟忠诚老实,垂青逾格。兄弟俩人见汤老爷待之甚好,自是和颜悦色,办事认真,博得了汤老爷的好感。 有一年,信丰米厂的老板眼看米厂生意一年胜过一年,便企图独占米厂。于是对介福、介眉兄弟俩人说:“一家人不能永远在一起,兄弟长大了也要分家,现在我们米厂发展了,我想也应分开”。同时又说:“这个米厂如果让给我一人开,我愿拿出四千块银洋给你们。如果你们兄弟俩有钱能接手的话,那就只要你们拿出两千块银洋给我,该厂就让给你们办,你们看看怎样?我计划到年终时就这样办,现在你们可以作些准备”。这个问题使得介福、介眉愁眉不展。心想:米厂如若让他得去,全厂资财,何止四千块银洋?若是我们得来,又到哪里去搞两千块银洋呢!这明明是老板量我们拿不出钱,企图独占米厂的一个策略。 一天,兄弟俩送米到汤老爷家,汤见其愁容满面,问及因何不乐,介眉告知其故。汤老爷沉吟一会之后,遂对他俩说:“你们不必担忧,到年终他要分开时,我会亲自来厂,自有道理。你们只要把他请客的日期,事先告知于我便可”。 新年一到,米厂老板正高兴地在请客,准备在酒席宴上办理分厂手续。忽然,汤老爷坐着大轿,带着随从,来到米厂,作了不速之客。席间他听见老板表白了分厂意见,即大声说:“包氏兄弟,那不好吗?你们就接手下来吧!两千块银洋,我可以借给你们!”即时就叫随从人员,把挑来的两千块银洋,当场交清,立据完结。弄得老板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从此,介福、介眉兄弟便轰轰烈烈地独立开起了米厂。这时他俩一方面把留在家乡的弟弟介寿邀来米厂管帐;另一方面又把家乡既可靠又有才干的亲友招来厂里帮工。 此时,适有曾经在广州做过知府的尧小凤,亦在南昌寓居,与汤老爷同系卸任官,两人时相过从。得知包氏兄弟为人忠实可靠,竟将积蓄的三十万两银子,无息存入米厂,从而使包氏兄弟的资金益加雄厚。在经营米厂当中,包氏培养物色了一些有才能和忠实可靠的人,遂将业务打开,开展多种经营。于是先后在南昌开设了西合泰锡箔作坊、西泰祥纱店、西泰祥纱号以及德盛钱庄、福泰记钱庄。这些庄、厂,由于用人得当,资金周转得快,年年赚钱。于是不到几年的工夫,又逐步地在芜湖开设了西合泰钱庄、萃升恒纸号、泰来恒米厂。接着在南京下关又开设了萃升恒冰糖作坊。在徐州开设了萃升恒锡箔作坊。在安徽六合开设了萃升恒南货店及西合泰锡箔作坊。在汉口开设了泰盛合棉花号及包泰记锡箔作坊。在南丰开设了嘉丰典铺及西合泰纱号。同时还在多处开设了盐厂。这些商号庄厂,以西合泰为总庄。据说各庄、厂的工作人员,总共达到二千四百多人,资金总额拥有四、五百万银洋,一跃成了商界的巨首。 这些商号的管理人员,全是由包家号上逐级培养提拔出来的。其步骤是:由学徒提先生,由先生提副管事,由副管事中出类拔萃的人任总管事。 由于工作人员能尽忠竭智,经营方法对头,且能密切掌握市场信息,抓住什么时候宜收货、宜屯货,什么时候宜销货,什么地方货好收,什么地方货好销,做到了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所以生意百做百胜。同时在对外关系上始终坚持信誉第一,从而使生意兴隆通四海。 包氏后人自年之后开始经商,经过长期的开拓发展,包氏兄弟的发展规模扩大至大江南北。东至上海,南至江西,西至四川,北至徐州。经营范围涉猎了钱庄、盐业、米行、箔坊等多个领域。包斯嵋的儿子包竺峰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更是带着来南昌创业的包氏子弟,通过努力打拼,到年,包氏家族跻身江西豪富之列。 据包氏族谱记载,包竺峰本名包发鸾,字竺峰,生于年。早年,包竺峰由禀生进入仕途,官居要职,后来弃政从商,主要靠贩卖食盐起家。他有三条小货轮往返于武汉、芜湖、南京间从事食盐销售。此外,包竺峰还兼做锡箔纸生意,积累了不少资金。 年,正是包竺峰事业发展的顶峰时期。当时,包竺峰在南昌市南郊一佛塔附近选了一块风水宝地建造了一座花园式的建筑,取名为“包家花园”,以包竺峰的财力和追求完美的个性,可以想象其建筑规模之大、设计之豪华、装饰之雅致,自然是非同一般。包家花园仿苏州园林建筑。典雅的亭台楼阁、曲折的画廊雕栏,太湖石垒的假山、碧波荡漾的湖塘,树木丛生、百花争艳。整个花园占地有20多亩,供包家老小假日休闲,或酷暑之日小居。包家花园建成之后,政界显要、巨富豪绅也纷纷慕名参观游览,一时成为享誉南昌的风景。 据史料记载,花园周边几百亩的田地都属于包家,租给附近的农家耕种。为了供包家太太、老爷、小姐们玩赏,包竺峰专门在包家花园供养了一批花匠,栽种各样奇花异草。每当端午节前后,白兰花、茉莉花、珠兰花等名贵花卉盛开,花匠们便将大量的鲜花制作成头花,女眷们则凭个人喜好,在房间内,走廊外,挂起各式鲜花,而头上、身上则佩戴着款式新颖的鲜花,房内房外,花香四溢。包家花园像苏州的园林,包家的小姐太太们喜欢打扮。据说,有一年盛夏,包四小姐穿了件自己别出心裁加工出来的碧色衣服,为了让布料色泽清爽,与众不同,包四小姐事先买好一块白竹布,每天早上用脸盆将院内荷花池中荷叶上的露水装下来,将白布煮后,晚上再放在露水中过夜。如此反复三次,白布便成了碧色,剪裁成服装后,女子穿上优雅高贵。很快,包家年轻的小姐们,都按照包四小姐的做法,穿上了这种颜色的名叫“天水碧”的服装。 一边做商贸生意,一边观察新机遇。30多岁便开始主事的包竺峰眼光独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他一眼看中了洗马池中心地带隐藏的商机,便有意买下这里的地皮开旅社。虽说包氏家产丰厚,但要一口气拿出几十万银元来建旅社,也并非易事。于是包竺峰找了一些商贾要人合伙。选中了离翠花街、万寿宫只有数十米的洗马池地盘,集资40万银元建造当时南昌的“五星级”酒店——江西大旅社。 作为大股东,包竺峰请来了上海的丁姓工程师。整个建筑呈现“中西合璧”的风格:窗户是西式的,大而注重艺术性;门是中式的,图案带有典型的中国传统色彩;两扇大门各有一个“喜”字,关门后便是一个“囍”字,寓意“双喜临门”。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包竺峰还特意从美国运来红松做横梁,从英、法等国运来石头、水泥。据史料记载,当时所有的建筑材料,包括木材、水泥,地砖、玻璃以及装饰配件,都是进口的。 工程从年开始动工,到年,江西大旅社终于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江西大旅社共有96个房间,分上、中、下三等,上等为豪华套房,有会客室、书房、卧室。中等和下等类似于现在宾馆的单间和双人间。此外,旅社还对外经营中餐、西餐,还开办了茶楼。从高度上来说,江西大旅社是当时仅次于绳金塔的市内建筑。大楼高四层,主立面正中另有一个两层的罩亭,内有一天井,主立面各层门窗上方各有一拱形水泥制的浮雕花饰,屋顶为西式平顶。 江西大旅社在年成了南昌八一起义指挥部。后又成为闻名中外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从而令所有南丰人都感到骄傲与自豪:这里曾经是中国共产党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中国革命第一枪的大本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的地方。 在生意上,开钱庄、油行、布行、纸庄,包竺峰的产业遍布全国。后来他又投身金融行业,据《南昌金融志》记载,在年前后,包竺峰在南昌市广润门开办“复兴隆”银号。又于年3月成立江西银行,自任行长。银行为官商合办形式,其官股由公债款垫付万元,银行还曾代理省金库发行纸币。年7月,江西地方银行并入江西银行。发行统一纸币,换回原两行所发的旧钞,营业称盛一时。 在北洋军阀统治江西期间,横征暴敛,国库空虚,财政赤字极其严重。江西财务欠债达余万元。北伐战争即将开始之时,北洋军阀邓如琢为筹措军费,命令江西银行印发纸币万元,并在纸币上加盖“复”“兴”“隆”字号。由于银行金库空虚,包竺峰不得不采取3分以上的高利率收储存款,以充实银行资金周转。北伐军攻克南昌之后,国民政府勒令加盖“复”“兴”“隆”字号的纸币撤销,顿时变成废纸。因此,民愤激起,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江钞风波”。整个江西金融界受到强烈冲击,一代豪富包竺峰也因此一蹶不振。 包家的突然衰弱,一下子从天上跌到地下,包家花园也无人管理,最后荒芜凋敝。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花园不在,地名犹存。 来源:南丰县地方文化研究中心 作者:李履才胡长灿 原标题:《文化南丰|包家和包家花园的兴衰》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zw/11692.html
- 上一篇文章: 重建家园再出发歙县茶企即将组团出征20
- 下一篇文章: 喝了那么多年的花茶,花茶到底是什么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