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生物兰花螳螂
生活习性 野生兰花螳螂生活在在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区。是昼行性的昆虫,具有高度的掠食本能,即使是同类,也一样互相捕食。幼体也会自相残杀。初生幼体呈现特殊的红黑二色组合;在第一次蜕皮之后才会转变为白色和粉红色相间的兰花体色;到成虫之后,粉红色会消失而出现棕色的色斑,体色也会由乳白色转变为浅黄色。 伴随着雌性兰花螳螂逐渐变大,它们将能捕获更多类型的昆虫猎物。螳螂进化的第一阶段是形成深绿色体色,从而使它们很难被掠食者发现。下一阶段将出现在雌性兰花螳螂,它们体色趋向于黄色、白色和粉色。这意味着雌性兰花螳螂体形较大,体色更鲜艳,通过模拟花卉更能有效地吸引昆虫。相比之下,雄性兰花螳螂体形较小,很容易伪装隐蔽起来,从而使它们可以避开掠食者的攻击,更好地寻找交配对象,伏击猎物。[6] 兰花螳螂从出生就具有掠食本能,只要是活的昆虫,如苍蝇、蜘蛛、蜜蜂、蝴蝶、飞蛾等它们都会捕食。因为兰花螳螂主要是在兰花上等待猎物上门,所以它们捕食的对象多半也是围绕花朵生活的小型节肢动物、爬虫类或鸟类。 伪装捕食 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不仅生活着大量有翅膀的昆虫,还有许多无脊椎掠食者对这些空中的猎物虎视眈眈。为了躲避掠食者,许多昆虫演化得异常轻盈,速度奇快,非常难以捕捉。尽管经常能逃脱掠食者的捕杀,但这些昆虫却无法抵挡鲜艳花朵的诱惑,它们会飞越漫长的距离,寻觅花粉和蜜露。 兰花螳螂将自己整个身体转变为既充满美感,又极具欺骗性的伪装。它们完美模拟了兰花的形态,同时结合了锐利的视觉和忍者般的出击速度,从而成为世界上最为致命的伏击猎手。不过,这种对花的模拟远比看上去的更加复杂。一只成长中的螳螂需要每隔几天就进食一次,因此它需要不时有昆虫直接落到捕杀范围之内,而植物的花朵可以等待更久。 博物学家在维多利亚时代发现这种奇特物种时,就猜测还有一些特别的因素在起作用,因为这些螳螂看起来比它们模拟的花朵受欢迎得多。现在科学家发现,兰花螳螂所具有的魅力来自于它们对“攻击性拟态”(aggressivemimicry)的精通。昆虫会被色彩更加明亮的花瓣吸引,而兰花螳螂不仅能完美模拟花瓣的形态,还具有比植物花瓣更加明亮的色彩。一旦昆虫被兰花螳螂的伪装迷惑,靠近致命的美丽“花瓣”时,就毫无逃生的可能。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商务BD总监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jz/2043.html
- 上一篇文章: 美丽的兰花之梦香兰的养法介绍
- 下一篇文章: 商户介绍兰花之家连城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