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太仓兰花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弘扬国兰文化,传播兰花知识 香流幽谷有无间,欹石听泉岁月兰。一自华堂清洪满,几分秀色到尘寰-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 各位兰协的领导、各位兰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能够给我这样一个机会,阐述一下自己对兰花的一些浅薄认识,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讨论。这次是关于蕙兰的研讨会,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安徽的蕙兰。安徽的大别山区、皖南山区,都生长着大批的野生蕙兰,品质优良。可以说,安徽是国内仅存不多的,和湖北、河南、陕西等省类似的的蕙兰原产地之一。因为兰花文化普及较迟,以及花期和采茶时期恰恰重叠等等多种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当然,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如:龙门极鼎、如意、天堂彩云、桂字、夫子梅、鼎云、黄山第一蕙等一系列的蕙兰精品。以及东方红、中华红素、九华红素、至尊红颜等流行精品。希望大家多多关心安徽的蕙兰发展。说到兰花的鉴赏,我们不得不提到瓣型理论,说道蕙兰的鉴赏,我们还是在使用瓣型理论。我们知道,蕙兰名品的历史几乎和春兰名品一样悠久。但,古谱上的蕙兰近两百种,春兰近三百种。据说,蕙兰有六七十种流传下来,但我们去掉同物异名的,去掉以讹传讹的,似乎只有二十几种了。春兰还有近百种。再加之,蕙兰中除了元字等极少数会孜孜不倦的开花外,大多数既难发草,又难来花。而春兰除了冠姚等极少数不易来花外,大多数还是易花易草的。所以,成熟于明清,发展于民国的瓣型学说,他的标的依据,大多数还是春兰品种。兰花鼎盛的今天,随着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下山新品越来越丰富,随着植料、环境的大幅度改善,蕙兰越来越多的展现风姿,原来的瓣型理论,越来越不适合于蕙兰的鉴赏,急需要丰富发展。举个例子来说,适圆、长寿之类的,假如今天下山,可能就不能列为大家选育的对象。沈渊如兰花中的八大荷瓣,除了丁小荷外,(它是水仙),其他七个大荷,现在看来,可能都是俗称的“大瓣子”花。这是我所理解的,重新制定蕙兰鉴赏标准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也是其意义所在。下面我想说说传统意义上的国兰和杂交兰花的不同。国兰的定义,不仅仅是“属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为多年生草本……”这样的植物学上定义。翻开古今兰书,他们对兰花的解读,大多是从人文角度出发的,以沈氏的《兰花》为例:“兰花是我国的著名花卉,由于它秀丽多姿,散发着幽香,历代诗人墨客常为之吟诵绘画。孔子在《猗兰操》中,把兰花誉为‘王者香’……”等等。所以,我们认为,兰花,更重要的是它的社会定义,是他承载的文化内涵。兰花的价值也在于此。兰花的价值至少有三部分组成:文化价值、品种价值、转化为价值的社会劳动。其中,文化价值,是所有价值产生的前提和基础。而杂交兰花恰恰是缺乏文化内涵的,是披着国兰外衣的一种植物。我们不能因外表形态的一致而等同两个不同的事物。有一种“劳动”会被定义为盗窃;盗版和正版的内容完全一样,法律认定为犯罪;嫖娼和同房的行为类似,含义相去甚远。所以,我们认为,兰花除了其植物属性,更重要的是其精神属性,已经远远超越了其物质定义。所以,国兰的意义并非仅仅是兰花而已。杂交兰花和传统意义上的国兰,本身就是两个东西。说到欣赏,欣赏也就是审美。现在一般认可的美的定义,有两种:一种认为,美就是指肥而大的羊,是会意字。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社会,收获到大羊,就是最美的。还有一种认为,美是象形字,是人们带着有角的头饰,在舞蹈。不论美是怎么定义的,毫无疑问,审美,是人们掌握客观世界的一种形式,是审美主体的一种感受,一种情感的流露,是上层建筑的东西。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它会受到经济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决定,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地域,会有着不同的审美,也就是说,审美,是有着时空性的。当我们在行军的时候可能千里马重要,当我们被围困的时候,可能这匹马的肉多更重要。第二,美感它永远存在于审美主体,而非审美标的。感受,本身就是感受者的事情,而非被感受着的事情。我觉得公鸡漂亮,公鸡觉得母鸡窈窕。我在山里,看到一株梅瓣,漂亮,把它捧下来。可能他旁边的行花会对同伴说:你看,这人多傻,居然喜欢一个畸形、残废。从第一点来看,杂交兰花是新时代的产物,瓣型理论是千年文化的结晶,它的形成,它的历程中,绝没有人工授精的状况存在。它的审美基础,就是那个年代,他的审美目标,就是自然状态下杂交、变异、成长的春蕙兰。所以,杂交兰花不包含在它的审美范畴内。它的审美标的,就是传统意义的国兰。用版型理论去鉴赏杂交兰花是片面的,也是不合适的,就像用欣赏绘画的眼光去看待照片,用考察大雁塔的眼光去考察国际金贸大厦一样是不合适的。现在有的人说,杂交蕙兰比传统蕙兰更加完美,其实,瑕疵有的时候就是一种完美的表达。假如,你废了千幸万苦,从东海里打捞上来一只完美的饭碗,也许那就是昨天别人用过刚扔掉餐具。从第二点来看,刚才说了,美感存在于审美主体,当你面对一株杂交兰花,它没有任何文化的承载,不会给你任何美好的想象,更没有渊源流长的历史。那怕它外表做得很圆,气味做得很香,在怎么做得符合于原来不属于它的瓣形理论,我想,它也不会给我留下任何美好的感受。当你知道,她的无数姐妹们正在被很多别人把玩着,她和你的交流就永远是肤浅的,不值一提的。没有憧憬,没有向往,没有尊重,没有珍惜。那就一定没有情感。没有情感的所谓的美,也仅仅是肉欲的,流于形式的。所以,我认为要讨论蕙兰的鉴赏标准,首先就要把传统的、自然的蕙兰和杂交蕙兰区分开来。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谢谢大家!回帖:没有反对杂交草的意思。只是上帝让他们的产生付出了不同的艰辛-----千百年的机遇和一息的人工配对。我认为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个不同的,也是公平的审美平台。至于欣赏,我说过,那是个人的事。但作为一个协会,你至少要告诉兰友,他们的差别所在。至于杂交草,我认为,可以遵循欧洲蝴蝶兰投入市场的方法:杂交-选择后投放一年(注明父母本,试验市场)-登录取得版权-推广。谢谢! 图文/网络右上角可收藏或转发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jz/33.html
- 上一篇文章: 室内兰花怎么养经验分享
- 下一篇文章: 兰花烧烤撸串攻略烤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