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高温高湿话防病
我们常遇到的病害有以下几种: 1、兰花蘖腐病症状及防治对策兰花蘖腐病属细菌性病害。这种病害可毁掉我们一年的辛劳。它主要发生在蘖芽上,最初在芽基部呈水渍状绿豆大小的病斑,后成为暗绿色烫伤状大斑块,延到芽鞘外部,呈深褐色腐烂,病叶容易拔出。新芽烂掉。防治方法: ①控制土壤含水量,已病盆花要停止浇水,到病害控制后才浇水; ②新芽出土4—5厘米时,用0.01%硼酸液或倍敌枯双、杀枯净喷洒均有一定的效果,也可用链霉素进行防治。 2、细菌褐腐病症状及防治对策细菌褐腐病分布范围广,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中国、日本、美国较多见。病原由构兰欧氏菌造成,主要寄生于兰属、杓兰属兜兰属。蝴蝶兰属等,病征表现于叶片上出现水渍状黄色小斑点,后来变为栗褐色,有可能下陷;常会迅速扩展至连续长出的叶,继而毁坏叶子甚至整个植株。此病多见于潮湿、温暖的环境中。防治:除去病害部分。然后用mg/L农用链霉素,或者用0.5%波尔多液喷洒,每10天1次,有良好效果。3、兰花腐烂病的病症及防治方法此病多在气候湿润的盛夏多雨季节发生,常见的有黑腐病、软腐病等。 黑腐病:由疫霉属真菌引起。多发生在叶片、根部和生长点,病部最初出现半透明的斑点,继而斑点扩大,组织发黑腐烂。 软腐病:由欧文氏杆菌属和假单孢杆属细菌引起。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微小的褐色水浸状斑,随后扩大成灰色、潮湿的斑块,稍一触压表皮就会破裂,并流出带有恶臭味的菌脓。此病首先要保持植株通风,降低湿度,发病初期用50%克菌丹倍液、50%退菌特倍液、大蒜水(将大蒜捣碎浸水、取其滤液)喷洒叶面或涂抹病斑。 兰花烂根易诱发黑斑病。所以养兰的盆土平时不宜过湿。冬季兰花处于休眠或缓慢生长阶段,盆土宜偏干;春、初夏是兰花生根抽叶生长的重要时期,盆土宜偏润;但长期过湿,也易造成烂根,引起叶片枯黄甚至死亡。梅雨或暴雨季节盆兰必须避雨,因久雨多湿,新叶上最易发生黑斑点,而且夏兰花蕊常有“烂衣”现象。影响开花和观赏。但是,盆土过干,易使假鳞茎干瘪或其他组织因失水而影响代谢作用,兰花施肥不当如施肥过多、过浓,将液肥灌入叶鞘或溅到叶片上也易引起根系腐烂,因此施肥时要沿着盆沿施。 4、兰花根腐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根腐病病原菌属立枯丝核茵,主要栖集于栽培介质中,适当温度、湿度的环境中,危害国兰根系组织,导致根部吸收水力、养分能力降低。蒸散和吸收产生不协调,兰株日渐衰弱,影响兰株正常生长。根腐病病原菌主要感染根系为主,受害兰根部初期有褐色病斑、凹陷、坏死。严重的数个病斑会呈现环状包围茎基部和新长出根或根系,最后整条根腐烂。进而影响水分运送受阻及支持,根腐病病原菌危害情况,我们无法由肉眼察觉。除非经常将兰株倒出观察。我们通过观察叶片察觉出当兰株生长迟钝,叶尖焦枯,叶片萎凋,苞叶变黑,后寻找解决方法,为时已晚矣!此时根已烂掉。故此,我们平时须多加注意,介质的酸化、通透性、化学肥料的施用、水分淋浇是否过度、兰室内空气的流通、介质的清洁、药剂防治的彻底;植株种植前的消毒、等等都影响到兰株的生长,引起根腐败的发生原因。根腐病为介质传播病害。主要以休眠菌丝或菌核渡过不良环境。在多湿通气性差的特别是使用过期的老介质中发生最严重,有时整株根系全部腐烂。防治办法: 5、兰花线虫病症状及防治方法兰花的线虫是一种兰科植物的寄生虫病害。属线形动物门,线虫纲,垫刃线虫科。兰花的线虫,成虫体型呈线状长圆柱形,两端尖且细,不分节,体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线虫卵很细小,最小的只有1微米。落入植料中的虫卵,于植料潮湿时吸水膨胀,幼虫溢出后侵入根被组织,沿植株向上移到叶片或叶肉组织或根部的贮藏组织内吸取兰株的养分,刺激皮层细胞,引起虫瘿的形成。线虫的成虫群体成熟后在虫瘿内交配产卵,入冬卵孵化为幼虫后,留在虫瘿内,在来年大地回春时,幼虫就会溢出虫瘿壳,经雨水及灌淋时冲洗,落到植料基质中,再重复感染。有此虫病的植株,初夏时虫体开始往寄主的根被部和叶片迁移,从气孔或水孔入侵,使叶片出现磷黄色的圆点,底面均可见到。入秋后此黄点成厚革状的疮痂瘿,呈圆形。根部出现定点粗糙性弯曲,然后形成扁平瘤状小虫瘿。当根退化入冬干枯时,活虫瘿留在植料或培养基质中。来春温度升高到18~22℃时,瘿内幼虫溢出,感染其他根体及同盆的新个体。如此反复发作。寄生了线虫的兰株,叶片多数变厚硬,且有疮痴状物,分蘖不正常,多不能抽花茎。6、兰花雪霉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来源于网络,侵删欢迎订阅魅力兰花杂志 读者朋友您好!谢谢您长期以来的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复方卡力孜然酊效果怎么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jz/62.html
- 上一篇文章: 兰花的情感亦十分淡薄
- 下一篇文章: 兰花硬质植料与肥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