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童年
白癜风专病专治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837491.html 老家风光 童年是快乐的,回忆童年是兴奋的。悉数一下,童年在水口塆所留下的痕迹很少很少,但是还好有完美的记忆,让我能够回忆那些难忘的日子。 我的童年,是在水口塆度过的。从我记事起,这三个字就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它承载了我太多的回忆。 水口塆山清水秀、风景宜人,与中国任何一个有山水的塆落相差无几,可我深深热爱着它。那里不仅有我的祖辈,养育我的山水,更多的是脑海中有关儿时的回忆,遥远而又清晰。。。。。。 小伙伴 记得那会儿,80后,每家的孩子都是两个以上,三个左右。由于塆子小,所有的孩子都在一起玩耍。因上学还早,农村又没有幼儿园,每天一窝蜂地冲进打出,后面还跟着一群凑热闹的小狗小鸡小鸭什么的,欢快得很。 那时,每个塆子中央有个稻场(专门堆放及打稻谷的地方,一块平地,像个小操场)。不是农忙季节时,那是我们每天必去的地方。比如说,有谁弄到一点好吃的,好玩的,甚至是一条虫,都会拿去稻场显摆半天,我们都很开心地玩着。然后大家一起去找好吃的,好玩的,找虫,再回来继续研究。那时,周围的一切与我们无关,我们心里只想着玩。 最好玩的,莫过于用手接鸡蛋。如果一只母鸡,要下蛋时,它肯定是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它认为安全的、可以下蛋的地方,不一定是鸡窝里),然后用力。我们几个小毛孩就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轮流用手接着(手会很酸的)。每次只有一个蛋,一只鸡绝不可能同时下两个蛋。那鸡蛋终于下到手上了,热乎乎的,我们就欢快地拿给大人放着,或让她趁热打开给我们吃,听说那是最有营养的。通常是接鸡蛋的才有资格吃,或发现母鸡下蛋的人,再或者大人不忍心看我们打得不可开交,就一人吸一口。真香啊,虽然有点腥腥的,可抢到的就是吃得带劲。 还有很多很多,嬉笑打闹,发疯玩乐的情景。比如打仗,捉蝌蚪,捉虾,钓鱼,抓小老鼠,夏天洗冷水澡等等,具体都想不起来了。 放牛 稍大一点,我就跟着塆里的大人或堂哥堂姐一起去放牛。 放牛其实很简单,就是将牛赶到山谷里有水草的地方,让它吃饱喝足就行了。这个动作很简单,过程很漫长。通常是半天,且这半天之内必须保证牛不能糟蹋庄稼,真的很漫长。 那会儿,牛是农村农耕的主要劳力,家家户户都有牛。有的人家一大群,牛爸爸、牛妈妈带着几个牛宝宝,可热闹啦(我经常这样跟小孩讲我儿时的故事)。 我家就有一头黄色的公牛,每次去放它我都怕怕的。公牛性子暴烈,喜欢触仗(就是很凶狠,喜欢打架,我如此解释给小孩听),没有母牛温顺。现在想想,放牛其实很危险,孩子一般被牛踩伤,轻则内伤骨折,重则丧命。可那时,在农村,农活繁多,孩子干活,是再正常不过。 首先,在清晨或午饭过后,我们约好,先各自从自家牛槛中牵出牛,在稻场集合。然后一行牛走前面人走后面的队伍(牛需要人赶着走),伴着一路的叮叮当当(每头牛的脖子上都挂着一个可以出声的铃铛,以防牛走失找不到),就浩浩荡荡向着不远处的山谷出发了。 到达水草丰盛的山谷后,那些牛就各自去吃草,我们就跟大人们围坐在一起,开始玩乐了。大人们(通常是男人们)有的打扑克牌,(女人们)有的织毛衣,有的纳鞋底,我们小孩子就捉蛐蛐啊什么的。当然,时不时得四处观望察看一下,有没有牛吃庄稼,这是前提。 中午或天黑下来的时候,我们就寻着叮当声,漫山遍野地找回自家的牛,再又像来时一样,一行牛和人又浩浩荡荡地回到塆里。因为牛的肚量很大,又只吃草,一般要半天左右才能吃饱。 很多年以后,无论去到哪里,看到农村的牛我都觉得很亲切,这都跟我小时候放过牛有关。 水口塆的山水,因为牛的穿行,猪的奔跑,鸡的打鸣,狗的吠叫而鲜活起来。牲口是我记忆的一部分,若没有它们,只有人的话,那是有所欠缺,不够生动的。 兰草花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期待春花开,能将夙愿偿。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 这首《兰花草》的歌词,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歌曲的主人对兰花草的期盼和等待的心情。我也感同身受过。 兰花草,指的是山林里野生的兰花,老家一带的人称之为兰草花。因其清新淡雅、芳香不腻的香味让很多惜花之人爱不释手。 水口塆一带的山林中有许多的兰草花,大多生长在荆棘丛中。每年春天,我们就漫山遍野寻着香味去抽兰草花,然后带回家中放在罐头瓶中用水养着,可以鲜活一周之久。 抽兰草花,是要靠嗅觉的。首先,我们一帮人走进一片山谷,分头行动。边走边闻,闻到附近有花香,就停留下来,开始四周寻找。有句话叫“闻香识女人”,那会儿我们是闻香识兰花。 大自然最奇妙的地方,就是风儿会跟我们开一下玩笑。有时候,我明明闻到花香了,遍寻四周都没有,原来是风吹来了远处的味道,然后听到有人大叫:“我抽到啦!抽到好大一把!”真能干,我几乎没有碰到过一大簇兰草花等着我,多半是零零散散的几支,星星点点在生长在不同的地方,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抽到它。最后看着那些哥哥姐姐抱着一大束走过来,再施舍给我几支,我还是高兴得要死。 还有一种,是靠水(小河沟边)生长的,野生的紫色兰花。整片整片的,与山林中的完全不同,非常漂亮,可没什么香味,抽出整支花放在水里养着也撑不了几天。看来武则天说得对:以色示人是不能长久的。我们大多数讲的兰草花是指山谷里的,许多人并不知道水边会有紫色撩人的兰花,或许没有听闻过。 兰草花以她雅而不过、娇而不艳、媚而不俗深居山谷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格被许多的君子和文人雅士所喜爱。我想更多的人是在喜爱的同时以鞭策自己的品行吧。 我发自内心地喜爱着兰草花,更喜爱那种攀爬于漫山遍野历尽艰险之后抽到的一束束花。将她放进水里养着,再细心地看着她,觉得浸人心脾的香味,满屋子都是了。 干农活 对于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家境再好都得干农活。这对孩子是种锻炼,对家庭是种分担。 我能力范围以内的农活,有插秧,扯猪草,扯花生,摘桑叶,挖红薯,给庄稼锄草等等。其它的我干不了。 首先,来说插秧。春天的时候,大人先将从水田里扯出的秧苗,绑成一小捆一小捆,丢到各个水田满田都是。再让其他人包括孩子来一小撮一小撮地往水田泥巴里插着,待其自然生长。横看竖看都是一排排的,壮观得很。我呢,是边插秧边看脚,生怕蚂蟥爬上来了,提心吊胆的。 扯猪草。就是挎个篮子,到处田畈找着猪吃的各种草,扯满一篮子回家完事(猪是很好养的,很多草都吃)。可是碰到各种爬虫的机会就更大。我因为扯猪草怕虫子而偷懒被母亲训斥不少。 扯花生。就要命多了。水口塆种花生的人家很多,而我每年的暑假都得和弟妹一起去余家畈扯花生。那是三伏左右的季节。我们清晨天刚亮时就得出发(趁着天凉好干活),跟着父母到达花生地,然后一棵一棵用手从旱地里将花生苗连根拔起。这个动作一直持续到下午左右,扯完为止。上晒下蒸,弄得人筋疲力尽。整个小学期间,每年九月开学,我和妹妹的小手上都有一层扯花生和摘花生留下的茧。 干农活,这个环节,怎么想怎么都有点苦大仇深的味道。这就是我对水口塆的情结,乡恋的根基。我若没干过农活,恐怕不会如此深切地怀念它。 在农村长大的人,用心体会一下,都能理解我这种情绪的。 春天/秋天 小时候,我最喜欢春天和秋天。 春天,鸟语花香,山花烂漫。秋天,丰收季节,果实挂满。 春天,伴随着布谷鸟的清啼,莺飞草长,各种花儿竞相绽放。有杏花,桃花,梨花,油菜花和兰草花,清浅怡人的水口塆就像一幅醉人的水墨画。那早春的美呀!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她。 紧接着,各种野菜开始亮相:河沟边有野芹菜,田畈中有软丘,田岸边有苏麻叶,旱地里有小蒜,山林中有野竹笋和野蘑菇。村外的鸟语花香伴着塆子里各种清炒野菜,炊烟袅袅,鲜香在塆子上空飘荡,水口塆春天的味道是那么幸福而绵长。 转眼,秋天到了。 秋天的美景是更加的丰硕而厚实,五彩斑斓,炫丽鲜艳。橙黄的柿子挂满枝头,带刺的栗球在树上向我们招手,山林中的八月楂被鸟儿啄光了,旱地里的红薯也探出了头。还有各种数不清的野果子,秋天的孩子啊!幸福得东奔西跑,用果实打着野仗,在睡梦中都带着满嘴的清香。 柿子树 板栗树 红薯 这就是我色彩丰富的童年,春天被绿色和鲜花浸染。而秋天,与我的味蕾相伴。 老家风光 童年已经远去了,但回忆起来却倍感亲切,距离增添了人生的魅力,空间展现了思念的久远。我一遍遍地深情回想,一次次地忘情追忆,似乎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那个让我神往的岁月! 苹果手机用户可长按下图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pz/4775.html
- 上一篇文章: 第四版3级2兰花草兰花掌与手位练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