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周末股市美股全线下跌,下周A
儿童白颠疯如何确诊 http://m.39.net/pf/a_4322088.html 周五美国三大股指再次全线收跌,道指跌1.3%报.37点,标普指数跌1.89%报.94点,纳指跌2.72%报.92点。本周,道指跌4.58%,标普指数跌5.68%,纳指跌7.55%。 道指创年11月以来最大周跌幅,标普指数和纳指均创年3月下旬以来最大周跌幅。 影响因素主要为美国财长耶伦参加达沃斯视频会议时称,美国通胀将在年实质性地回落,与此同时,美国劳动力市场“异常强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称,美联储加息或为全球复苏“泼冷水”,对美元债务水平较高的国家产生重大影响。 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红黄蓝跌24.35%,华富教育跌20.82%,叮咚买菜跌15.37%,魔线跌14.8%,嘉楠科技跌13.69%,第九城市跌12.5%;涨幅方面,品钛涨55.31%,天美生物涨9.66%,尚乘国际涨8.3%,海亮教育涨7.77%,新濠影汇涨4.25%。中概新能源汽车股全线走低,蔚来汽车跌6.08%,小鹏汽车跌6.23%,理想汽车跌4.35%。 COMEX黄金期货跌0.35%,国际油价全线下跌,美油3月合约跌0.84%,伦敦基本金属涨跌不一。 国内商品期货夜盘收盘多数上涨,能源化工品表现较好,纯碱涨1.73%,乙二醇涨1.51%,塑料、甲醇、沥青、聚丙烯均涨超1%。 黑色系多数上涨,铁矿石、动力煤、焦煤涨超1%。农产品普遍走强,菜粕涨1.81%,棕榈油涨1.67%,豆二涨1.23%,豆油涨1.16%。 央行下调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自1月17日起,常备借贷便利利率隔夜品种为2.95%,7天期品种为3.10%,1个月期品种为3.45%,均较此前下调10个基点。业内分析认为,各期限SLF调降10BP,与本周MLF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调降幅度一致,显示出央行全面调降资金价格,有助于引导市场利率中枢适度下移。 央行1月21日开展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有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净投放亿元;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全口径净投放6亿元。 上方释放流动性的意图非常明显,但市场就是不买账,但量变终会引发质变,节后市场未必毫无机会。 港股全天呈现U型走势,恒生指数收涨0.05%,报.55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44%,恒生国企指数涨0.29%;大市成交.7亿港元。消费股走强,周黑鸭涨超13%,青岛啤酒涨近7%,农夫山泉涨近5%。医药股领跌,君实生物跌超13%,康希诺生物跌超8%。科技股走势分化,阿里巴巴、网易跌超2%,京东涨超2%。 南向资金净买入20.36亿港元,为连续第13日净买入。美团、腾讯控股、快手分别获净买入9.24亿港元、6.29亿港元、3.49亿港元。药明康德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2.88亿港元。 曾经的“全球最惨”有望变成“全球最牛”,只要资金能够持续流入,其他都不重要。 近期随着公募基金年四季报密集披露,多位顶流基金经理的持仓陆续曝光。按照现有的披露数据来看,从配置市场角度出发,加仓港股成为了一个全新的趋势;从配置风格角度出发,减仓消费,加仓成长仍为主基调。 七部门发文促进绿色消费,明确要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车辆购买限制。加强充换电、新型储能、加氢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有序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比亚迪汽车宣布,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新能源购车补贴退坡等影响,将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元不等。 新能源车板块是朝阳产业,基本面并没有什么问题,近期连续下跌主要是因为高位资金换仓导致的,等到估值合理后,理应再次走强。 长春高新连续3日跌停,股价创逾28个月新低; 九安医疗再度跌停,整个大医药板块资金持续流出,反而是之前疲弱的白酒板块资金流入,跷跷板效应再次出现。 士兰微预计年净利同比增%-% 中国中免年净利同比增56.23% 兰花科创预计年净利同比增%-% 周五北向资金日内再度单边净买入87.58亿元,连续6日加仓A股,本周累计净买入接近亿元。今日大金融板块尽管缩量调整,但外资流入势头不改,招商银行再获净买入10.92亿元,中国平安获净买入9.7亿元,平安银行、东方财富分获净买入4.04亿和2.08亿元。 白酒龙头也同步获外资加仓,五粮液获大幅净买入11.98亿元,贵州茅台获净买入5.73亿元。 三一重工日内遭净卖出5亿元居首,药明康德连续4日遭外资抛售,今日被净卖出3.93亿元。明阳智能、宁德时代均被净卖出逾1亿元。 周五内资个股主力资金流向方面,31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五粮液、招商银行、希荻微-U、江特电机、浪潮软件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居前,分别净流入6.54亿元、4.27亿元、4.23亿元、3.49亿元、3.07亿元。 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亿元。九安医疗、三一重工、精华制药、隆基股份、湖北广电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居前,分别净流出11亿元、10.11亿元、7.62亿元、7.31亿元、6.8亿元。 开年以来,市场持续阴跌整理,虽然在上一周以金融、地产为首的权重板块启动了一波较为持续的反弹,但是反观题材板块却在持续走弱,特别是年的核心题材,无论是大科技还是新能源车,基本都处在持续阴跌当中。 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导致的: 最直接的就是节前资金做多意愿不足,无论是机构资金还是游资,基本都在考虑放假事宜,无心恋战,所以可以看到本周连小盘股都已经出现见顶回落的疲软走势。 第二则是由于外围情况不稳,老美加息预期越来越甚,导致美股出现少见的持续下跌,特别是纳斯达克近期常常跳水,这给A股的题材板块造成了不小的连带性伤害。 毕竟全球金融一盘棋,谁也不大可能真正的独善其身,区别只在影响大小而已。 第三个原因就是机构的调仓换股,这一点透过去年的核心题材持续下跌,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大家是否还记得年春节过后,医药白酒的持续放量下跌,就是由于机构调仓换股导致的; 同样的这一次核心题材的持续下跌也是同样的理由。 综合以上几点也就导致了最近走势持续羸弱,特别是题材板块连续下跌的局面。 所以市场要想转强,则必须这些因素得到解决。 春节后,第一个原因自然不攻而破,各方资金回流是必然的。 而一旦3月份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不管跌幅有多惨,那么第二点也会得到缓解。 同样第三点也需要靠时间来消化,等待机构换仓完毕,那么市场就会出现新的热点,甚至再次出现抱团拉升的行情。 而作为散户,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这样的变盘点到来之前,做好防守、耐心等待,减仓甚至空仓等待市场回暖。 同时可以考虑分批布局中长线今年会大概率上涨的板块。 比如基建、数字经济都是比较确定的概念。 房地产虽然应该也不错,但是总体强度总让人有些担心。 而医药,白酒仍然会继续扮演“混子”的角色,时不时出来表演一番,但是不大可能会有持续的行情。 至于去年的核心题材板块,至少短线不要有太大的期待。 虽然下周有可能迎来一波题材板块的反弹,同时权重板块也会趁机调整,但除非有资金愿意在这个时间点持续进场,否则只是反弹而不是反转。 更大的机会应该还要等待节后了。 先说基本面,上面对互联网巨头的监管并未放松,近期已经明确给出三大领域的监管线: 对于平台经济,重点规制以减配降质产品误导消费者,加大对出行领域平台企业非法营运行为的打击力度。 对于金融领域,断开支付工具与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依法治理支付过程中的排他或“二选一”行为,对滥用非银行支付服务相关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加强监管。 对于数据安全,严厉打击平台企业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超权限调用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 再说资金面,近期港股及中概互联的资金基本是持续流入的,一方面是因为港股的超低估值,另一方面是对大A的心灰意冷。 所以南下资金持续流入,近期港股走势也明显强于大A。 所以我们对港股和中概互联的观点是: 谨慎看好。 港股近期的上涨有不小的成分是因为大A连续下跌导致的,所以能走多远,关键要看A股春节后能否拉起。 如果A股再次拉起,对港股势必会造成一定的抽血效应。 但A股节后就拉起的概率还真不大,所以我们保持“谨慎看好”。 我们大概是在两周前提示可以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nhuaf.com/lhjz/10039.html
- 上一篇文章: 家养兰花三要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